本报记者 李春生 通讯员 尹雪梅 杨梅芳 文/图
“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古老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似乎已变得遥远。然而,在大山深处的灵川县兰田瑶族乡,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纯手工造纸技术。
该乡位于灵川县西北部,年产毛竹100万根,是广西第二大毛竹产业基地,也是保持最原始的手工土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之一。2013年,兰田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灵川县志》记载:清代以来,九屋、蓝田、公平等乡山区竹农土法生产湘纸、草纸。九屋黄梅、蓝田南坳所生产湘纸是出口产品。
近日,记者一行从桂林市区驱车两个半小时,深入兰田瑶族乡南坳村委东良村河口队,只见村寨坐落在半山腰上,漫山的竹林和弯弯曲曲的梯田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我从懂事的时候,我父亲就教我做这个,造纸的手艺祖祖辈辈传到现在,从没有中断过。”东良村村民赵玉成介绍。
土法造纸经过砍竹、剥竹、浸塘、踩料、抄纸、榨纸、捞浆、捡页、晾干等30多道工序,历时半年才能做出成品草纸。
采访当天,恰逢村民破竹麻,走进寨子远远就闻到了竹子的清香。“这个季节正是砍竹子、破竹麻的时候,从选料到加工,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竹子太嫩纤维还没有长成,太老又不能用了。”乡干部刘明军对造纸基本流程早已谙熟于心。
每年春末夏初,村民砍下当年新长出的嫩竹,破成宽约3厘米的竹片,置入专用的水塘中,并用石灰浸泡两个月。选良辰吉日,把浸泡好的竹麻取出来,在水塘或山涧小溪中搓揉,把竹麻上残留的石灰清洗干净,再堆放到水塘中,上面盖一层稻草,把山涧活水引入麻塘,并不断地换水和风干。
村民介绍,传统的踩竹麻是造纸过程中最快乐的环节——把浸泡后的竹麻挑回造纸场,经过家中男女老少搓揉后堆放在竹编上,然后光着脚丫,跳上麻堆,用力踩踏,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麻堆上欢呼、雀跃,大人们也一边踩着竹麻一边哼着瑶歌……直到把麻踩成糊状的纸浆。
农历九、十月收割完稻子,就是造纸最繁忙的时候。村民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加班加点榨竹浆、抄纸、榨纸、剥纸、晒纸……
“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产物。”赵玉成指着榨纸的千斤顶说。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用机子打浆、千斤顶榨纸,比原来传统的踩竹麻和利用原始杠杆原理挤压湿纸,效率提高不少。
“造纸主要集中在深潭和东良村两个村。最鼎盛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造纸。”南坳村党支部副支书邓义珠说。
“我们小组有23户,目前还有13户在造纸。现在价格很低,一担仅400多元,2014年的时候,一担可以卖到700元。”赵玉成说。由于近年草纸价格下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家里两三个人轮流捞浆,到晚上10点半能做成一担。每年大概能做80-90担,家里6口人,生活基本没有问题,但没有多少存款。”赵玉成笑笑说。
虽然现在造纸经济效益不高,但赵玉成表示,他会一直将这门手艺传下去。一方面在家造纸,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两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祖辈的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让人高兴的是,山村里的传统造纸作坊也在与时俱进,在乡镇干部的建议下,他们计划下一步让草纸提挡升级——赵玉成等人早在2015年就生产出了草宣纸,他们打算在这方面好好拓展。
据悉,由于工艺原因加上产量较小,古法造纸并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新闻推荐
李克虎种植葡萄早上5点多,天刚蒙蒙亮,74岁的李克虎就起床了,泡上一杯茶、带上一把剪刀,来到了自家葡萄园——这已经成了李克虎的习惯。28年种植葡萄的经历让他最放不下的就是田里的葡萄,每天早上李克...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