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智荣 通讯员陆宏 夏刘通)今年以来,港北区以“***攻坚年”为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作对照”,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扶贫攻坚工作亮点突出。
所谓“”工程,即围绕“三年脱贫摘帽、两年巩固提升”这“一个目标”,列出贫困村贫困户致贫问题清单和帮扶模式清单这“两份清单”,做到要掌握扶贫工作政策、要掌握扶贫对象情况、要掌握脱贫摘帽模式这“三个掌握”,实现要落实好优惠政策、要整合好项目工程、要打造好特色产业、要筹措好扶贫资金、要完善好制度保障、要建设好攻坚队伍这“六个好”。
信息化加快脱贫速度
“现在只要用手机登录脱贫攻坚辅助系统,就能了解村、贫困户的脱贫基本情况,再也不用拿着一大推表格材料来查,方便又快捷。”近日,港北区中里乡六台村第一书记李镔告诉记者。这一便捷的工作方式源自“港北区脱贫攻坚辅助系统”上线运行。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日益精细,港北区根据“互联网+***”理念,与梧州学院软件开发中心联合研发“港北区脱贫攻坚辅助系统”。该系统实现对数据、人员、资金、项目动态监测,推动基础数据来源更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更精准、扶贫管理更精准,打造了***大格局。
为确保帮扶取得实效,该区还创新实行“扶贫周”制度,多名帮扶干部每周至少进村入户1-2天,帮贫困户出点子、找路子。
经过精准识别,港北区共确定个贫困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年脱贫摘帽任务是: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6个、提前脱贫摘帽1个,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认定户人。目前,上述7个贫困村均已达到“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标准,户人均已达到“八有一超”脱贫认定标准,并通过了港北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审定。
产业扶贫方式多成效显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港北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多渠道多方式促进贫困户、贫困村增收。
该区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作用,通过与农村信用社合作,遴选家优势企业作为小额信贷委托经营企业,签订“政府+企业+贫困户+信用社”四方合作协议,将贫困户获得的小额信贷资金注入企业,由企业每年给予贫困户8%以上的回报金,确保贫困户每年获得元以上的产业收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和效益。截至月日,全区已完成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放户.7万元,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户发放任务。
该区还按照年预脱贫贫困户户均元标准,从区本级财政中专门安排产业扶贫资金.5万元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可以自主选择政府主导贫困户自营型、合作组织互动型、委托企业带动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发展产业项目。按照每个贫困村万元的标准,从区本级财政中专门安排万元,给个贫困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获扶持的个贫困村均已启动实施村集体产业项目。
目前,港北区已培育的特色产业包括富硒水稻、桑树、穿心莲,饲养家禽、家畜等,探索出“一乡一业”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即“贵城街道务工、港城镇养猪、大圩镇中药、庆丰镇富硒米、武乐镇水果、根竹镇蔬菜、中里乡瑶鸡、奇石乡旅游”。
公益效应助力***
港北区强化公益效应,以实施“千企扶千村”为契机,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捐助爱心款爱心物资帮扶、产业招商帮扶、就业安置帮扶等方式实施精准帮扶,形成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目前,该区个贫困村已全部有企业结对,募捐到位资金.5万元和一批价值万元物资。一批民营企业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助力农产品销售、产业培育等方式,培育贫困村经济增长点,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共赢”。
该区还成功打造了港城福林西江生态猪“一、十、百、千、万”***产业基地、中里港丰农牧瑶山鸡“公司+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模式、中里东方尚贤“文化扶贫”模式、武乐柑桔种植“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庆丰富硒蔬菜“富硒蔬菜+小额信贷+贫困户”模式。
完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
港北区以基础改善、住房改造、兜底保障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在基础建设方面,该区计划投入1.2亿元用于今年预脱贫摘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类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加快推进,已完成两栋四层主体建设任务,预计月底前可实现搬迁入住户人;贫困村道路建设已竣工.1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现已竣工户;实施5个贫困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5个贫困村的村屯绿化项目、4个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项目。
在公共服务方面,该区发放春季期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困难补助.3万元,资助困难户学生人次;实施贫困村(挂点村)学校基建项目个、贫困村(挂点村)学校装备、设备项目建设个;名贫困学生获雨露计划补贴.万元。帮助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人次,组织贫困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创业培训人次。积极开展“党员扶残温暖同行”活动,扶持户,发放扶持款万元;推进“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户残疾人从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念)9月12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壮带领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到港北区大圩镇东塘村开展***调研并慰问贫困户。张壮首先来到贫困户张国科和曾衍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