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从前桂林人如何避暑消夏

来源:桂林晚报 2016-07-31 07:31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杨力叶

进入三伏天以来,桂林天气越来越热。桂林市气象台在昨日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未来24小时内桂林市市区将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工作。在这样的夏日里,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以前桂林人是怎样在夏天进行消暑度夏的?

1

古代桂林人到山洞避暑

古代桂林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避暑地理条件,那就是遍布桂林的各个岩洞。比如叠彩山风洞生风,清爽宜人,避暑者到此可心境清凉,正应山门上“到清凉境,生欢喜心”的妙联。沿着七星公园普陀山西麓向北行走约一百步,就到了著名的元风洞。宋人在洞口建有“来风亭”。石壁上刻有“温凉别况”四字。元风洞冬暖夏凉,每到天热的时候,飕飕凉风从洞中鼓出。越是三伏暑天,人们就越感到洞中凉风的舒适。元风洞的这个特点,吸引了很多古代文人前来纳凉消暑,明人周进隆就在那里题诗刻石说:“七星第一发光彩,谁识天公深主宰。玄风飒飒洞前来,扫破炎荒清瘴海。”直到现在,到桂林市区各风景区的岩洞中乘凉,仍是桂林人消暑的好习惯。

为什么桂林的岩洞这么凉爽呢?广西310核地质大队工程师吴炜解释说,这是因为岩洞比较深,洞内的空气对流缓慢,加上岩石厚导热慢,没有阳光照射,所以岩洞里的空气常年都能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当夏天外面已经是30多摄氏度的时候,岩洞内的温度仍然变化不大,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当人们走进洞内时,就感觉到特别凉爽。

在桂林人眼里,环绕桂林城而过的漓江就是天然的游泳池。据86岁的老桂林人张美美回忆,民国时期漓江訾洲一带就是桂林人扎堆游泳的地方,一到夏天傍晚,訾洲就聚满了游泳的人。好动的桂林小孩子则整天泡在漓江里,一个夏天下来整个人都晒得黑黑的,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黑木炭”。在游泳的人群中还有不少开放的女孩子,张美美的妹妹张文文就是游泳好手,她每天放学后就跑去漓江游泳,能够从象鼻山到伏波山游一个来回。人们游累了,岸边还有人卖凉粽、板栗粽,热闹得很。

2

房屋建筑也挺讲究

另外,人们为了对付酷暑和寒冷,在房屋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曾经描述过广西的房子,大户人家主要以瓦房为主,没有栈板,就在屋顶架瓦,这种房子日光能够照射进瓦缝来。小户人家就垒土为墙,架宇其上,上面用竹片为瓦覆盖。这两种房子都有一个好处,就是通风,但是小户人家的房子因为是竹子做瓦,所以下雨天经常有雨滴漏。

到了清代,房屋的质量渐好,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川县江头村,这里有着元明清三代的房子,可以看到桂林古代民居的演变。现余一幢元代民居残骸,房子为拾梁封闭式结构,低矮而独门,明朝的房子所用的砖石料较为粗糙,桩柱也没有清朝宅屋那般厚实,院落较小,通风采光功能都没有清朝的宅屋好。遗存至今的清朝房子则体现了江头人根据自然条件所发挥的智慧,其房子布局井井有条,内部开敞为院,外部封闭为墙,房屋高大宽敞,封闭的院落式天井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地方。厚实的墙由中间垒上土墙,两边砌上青砖而成。这样的墙既能遮风挡雨,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加上房子高大宽敞,后门连通着天井,通风透气,夏天住在里面,非常凉爽。而到了冬天,又温暖舒适。

3

老桂林人爱用羽毛扇

炎炎夏日,手里怎能缺少一把扇子?在古代,人们喜欢用的是羽毛做的扇子,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有桂林人喜欢用羽毛做的扇子:“静江人(即桂林人)善捕飞禽,即以其羽为扇。凡扇必左羽,取羽张之,以线索系住,俟肉干筋定,乃可用。”

民国时期,纸扇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帮手。曾国民的《万顺昌的纸折扇》一文提到,纸扇是桂林人夏天的必备品,当时桂林有名的纸扇店有万顺昌、泰玉龙、肖麻子等纸扇店。万顺昌生产的纸扇最为出名,畅销于西南、华南一带,甚至远销到了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另外,位于今天桂林书城附近的介然堂销售的折扇也很受欢迎,这家店的折扇是在杭州名坊三多记定制,扇骨用檀香木制成,扇起风来,有着阵阵香气。

而据张美美回忆,一般桂林人家多数用的是蒲扇和草扇、羽毛扇等,这些扇子经济,随手可编成,所以家家都备有。而有时,学校的老师也会送给成绩好的学生一把扇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张美美对旧时桂林夏天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傍晚时候,人们在院子的大树下休闲纳凉,这时候老人们就是孩子们眼中的故事大王,于是纷纷从家里搬出凉席、木板,躺在上面静听故事。老人们摇一摇手中的扇子,无数的故事就缓缓地从他们嘴里述说出来,孩子们都会安静地聆听,不觉夜深,有的孩子就这样睡着了。

4

夏日消暑小吃众多

在古代,嚼食槟榔非常盛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即广东、广西),皆食槟榔者。客至不设茶,惟以槟榔为礼。”桂林人也喜欢吃槟榔,明代谢肇淛《百粤风土记》记载:桂林“夏秋酷暑,多蚊蚋,尤不可耐,甚于闽广。四山多雾,初至者每苦腹胀如蛊,然嚼槟榔乃渐消。”明靖江王朱邦宁要纳妾,下属帮他选人,还以槟榔作为礼物送给所纳之妾的家人,可见这一风俗到明代仍有。

桂林人夏日消暑解渴的小吃非常多,民国时期,正阳门前有很多小吃店,以卖酸菜、酸梅汤和凉粉出名,有名的一家店叫抖着肺店,店老板查德明是正宗的桂林人,外号就叫抖着肺,他的产品选料讲究,酸菜酸脆甜爽,人们都喜欢去他的店铺里吃。

张美美说,桂林人夏日的菜肴讲究清淡,有凉拌豆腐、皮蛋,酸醋黄瓜、茄子、酸豆角,此外,清水煮马蹄、绿豆汤、绿豆糕、薄荷糖,这些都是清热消暑的好食品。此外还有凉拌马齿苋,将马齿苋菜下锅烫熟后,拌上醋和蒜头,就是很好的开胃食品;枸杞鸡蛋汤也是当时桂林人喜欢的一种家常菜。

桂林有一种传统小吃叫“挤挤糍粑”,这种糍粑脆软香甜,滑而不腻,把糯米蒸熟后放到石臼里用木棒舂烂,用手握住糯米团,一小团汤圆大小的糯团就从拇指和食指围成的小洞口挤出来,放在芝麻糖上滚几滚,就成了“挤挤糍粑”。解放前,夏天在西门一带有人挑着担子上街售卖,凉爽可口的“挤挤糍粑”摊前总是围着很多人。

张美美回忆说,过去桂林还有人专门挑着水走街串巷地卖,买水的时候,卖水的人还会问你是喝井水还是河水。

到如今,人们可以安坐家中,吹着空调,吃着冰镇冷饮,很多以前桂林人消暑度夏的习俗和小吃已然远去,但在很多老桂林人的回忆里,仍然那么亲切,那么令人怀念。

新闻推荐

桂林灵川八里街发生爆炸案

新华社桂林9月9日电广西桂林市公安部门9日下午通报,9日7时10分左右发生在灵川县八里街的爆炸案,截至当天17时,案件已造成2人死亡(1男1女),44人不同程度受伤(重伤11人),其中学生22人,39人在医院住院诊治...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深入乡村躬身为民2016-06-14 00:17
评论:(从前桂林人如何避暑消夏)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