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乡村小学的“空心化”危机

来源:桂林晚报 2016-04-26 11:28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周绍瑜文/摄

偌大的校园,冷冷清清,往昔琅琅读书声的热闹场景不再重现……这是部分农村校园的真实写照,现代化的教学楼里,却仅有几个,甚至是一个学生。桂北农村地区的部分小学校园,正面临着日益明显的“空心化”困境。而与之有着鲜明反差的,却是城镇校园越来越“臃肿”,“入学难”的呼声此起彼伏。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到城镇接受义务教育,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趋势愈发明显。

面对农村校园的“空心化”,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显得更为现实和迫切。

●“缺学生”的农村校园

从资源县城一路沿资江而行,过了梅溪镇街区,再往湖南方向行驶约8公里,就能到达坐落在山上的戈洞坪小学。

戈洞坪村是梅溪镇13个行政村之一,有1000多人口,学校就位于村委办公楼的对面。4月15日中午11时许,记者走进这座校园,与校门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村民相比,校园里很是安静。走进校门,就是一个标准化建设的篮球场,还有两个崭新的乒乓球台。校园里有两栋教学楼,新的教学楼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另一栋年代更为久远,新的教学楼有两层,共4间教室。走近这些教室一看,只有一楼的一间教室坐有学生。

39岁的龚厚能,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老师,也是戈洞坪村的村民。龚厚能说,学校只是一个教学点,只有1年级和2年级。目前,在校的学生有9人,其中1年级的学生5人,学前班有4人。

“这些年来,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校园里空空荡荡的。”龚厚能说,原来这里也是一所完小,自己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小学的学业。那时,每个班上有20多个同学,全校有100多学生。10多年间,生源逐渐外流,学校不复往昔的热闹。

距离梅溪镇街区约20公里的茶坪小学,“空心化”的现象也日益呈现。校园里,有一栋3层高的教学楼,共12间教室,如今这里却仅有1个学生和1名老师。

梅溪镇中心校校长刘祎介绍,茶坪村委下辖八九个自然村,人口约1000人,按照这一人口基数推算,该村的适龄小学儿童人数约为100个。该校原本是一所村完小,有1-6年级。本世纪初开始,该村适龄儿童外流就学的现象逐渐增多。2002年前后,茶坪小学撤消了5、6年级,再到2009年,该校的3、4年级也撤并到其他学校。“四五年前,这所学校还有二三十个学生,现在就只剩1个学生,足见学生外流的现象日趋增多。”刘祎说。

稀稀拉拉的几个学生,与空旷的校园,成了鲜明的反差,在农村地区的部分校园里显得很不协调。农村生源的逐渐外流,甚至造成了部分农村校舍的闲置。

在灵川县大境瑶族乡的群山中,零散地分布有金竹、黄泥江、群英、永同和新寨等5个教学点。2012年,记者采访这些教学点时,5个教学点一共有70多名学生。而今,5个教学点中的2个已经撤并。

坐落在大境瑶族乡群山之中的永同教学点,仍保留有两栋教学楼,10多间教室。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学生,课桌椅都堆放在院子里。

大境中心校的老师游先华说,2014年春季学期,永同教学点仅剩5个学生,2名教师,为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当年这些学生和老师全都已经撤并到乡完小;2015年秋季学期,群英教学点只剩一个2年级的学生,有两名教师,随后撤并到九块田民族中心小学。

在记者走访的部分农村学校中,一个班只有几名学生,有的甚至连年级都不齐全,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感叹,这些年来农村校园越来越没人气,不少学校已经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失去了学校应有的氛围。“过去缺设备,条件差,现在缺的却是学生”。

●城与乡的差距?

灵川县大境中心校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中心校办理转学证明的有14人;2014年,办理转学和借读证明的有19人;2015年,这一数据增加到了29人,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些数据还只是体现了办理手续的情况,还有不少外流的学生并没有办理手续。”游先华说,近些年来,每年都有生源外流的现象。这些从农村学校外流的学生,有的到大圩镇、有的到灵川县城,甚至有的到了桂林市区就读。大境中心校在2015年10月做的“普九”综合统计表显示,6到11周岁学龄儿童人数为675人,但实际在本乡就读的人数仅有496人。“剩下的170多名学生,几乎都是外出就读了,占比约1/3”。

对于农村校园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不少一线的教师认为,一是新增自然人口减少。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在80后的独生子女一般都是一个孩子,每年新增的人口本身就不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与之相应,农村孩子也越来越多地跟随父母到城镇接受义务教育。

“当然,也有不少农村家庭,为了追求城镇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选择到城镇学校就读。”刘祎说,究其原因,仍是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不尽如人意而造成的。

以梅溪镇为例,目前该镇共有19所小学,包括教学点,一共有1894名学生。刘祎说,按照这一学生数量,全镇应该有180名专职教师方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实际上却仅有135名教师,缺口45人。

为了应对捉襟见肘的师资现状,去年,资源县甚至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社会招聘100名教师。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年来特岗教师计划的深入实施,特岗教师已经成为乡村地区年轻教师的主要来源。但这些教师在面对山村地区的实际现状时,不少人出现了心态不稳定的现象,流失也比较严重。“前两年分配到我们这里的一位特岗女教师,报到第一天看了工作环境后,扭头就走了。”刘祎说,2013年和2014年,全镇共分配到34位特岗教师,如今只剩下16人,走了一半。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老化也日益凸显。游先华说,目前仍保留的3个教学点中,一共有8名教师,其中5个的年龄都上了55岁“这些老师退休后,谁来接班”?

此外,“撤点并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源的外流。

4月15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梅溪镇上碰到了73岁的易敬良。老人家是三茶村人,距离镇上10多公里。膝下有4个儿子,都在外地务工,他一人在家带着5个孙儿“陪读”。其中两个孙子在梅溪完小读4年级,一个读6年级,一个读初一,还有一个正读学前班。

“村上的小学只办到2年级,高年级的只能到邻近一个村的完小或是镇上的小学读,到邻村学校没通车,七八公里的路程全是山路,到镇上陪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易敬良说。

梅溪镇完小校长曾庆明说,全校学生共1262人,其中陪读的占比约1/3。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吵架的没什么事劝架的反被捅伤了

本报讯(记者阳颜通讯员雷娜段书凡)本是酒吧一起工作的同事,结果一个喝多了和朋友吵架,一个去劝架。没想到吵架的没什么事,反而是劝架的遭了殃。年轻男子秦某持刀捅伤劝架...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父辈的遗产2016-06-21 08:40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小学的“空心化”危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