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倩赵忠洪
桂林的北向出城路网单一,造成了叠彩区路况差、交通堵、秩序乱的交通现状。交通的不通畅,已成为制约叠彩区发展的一大瓶颈。
2013年2月,刚调任桂林的市委书记赵乐秦针对城北的交通问题,提出了实施“北通”工程的构想,即通过修通滨江北路、西二环路、站前路、春江北路、芳华路等一系列工程,疏通城北交通“肠梗阻”,打造“南北相连、东西贯通,内外循环”的交通新格局。
叠彩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北通”工程的主战场在叠彩区,只要牵住“北通”工程这个“牛鼻子”,加快形成城北交通枢纽,以交通环境的改善带动发展环境的大变样,一定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经过叠彩区委、区政府两年多的奋力攻坚,“北通”工程在今年迎来了“决战时刻”。叠彩区正在举全区之力加快道路施工和征地拆迁安置步伐,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向工程倾斜,干部队伍力量集体下沉项目一线。随着多条道路的建成通车,多个关键环节被打通,叠彩区的交通路网已被盘活,城北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贯穿“大动脉”疏通“毛细血管”
“北通”工程对叠彩区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任务相当重、压力十分大。叠彩区不仅要连通西二环、福利路,打通滨江北路并连通灵川绕城公路,还要修通芳华路、站前路,其中还包括两个十分关键的节点——— 北辰立交和西二环路铁路下穿通道。“这些项目个个都是硬骨头,不脱几层皮是完不成的。”叠彩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面对困难和挑战,叠彩区不等不靠,自我加压,全力突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大了对重点、难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同时加强了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指挥部各小组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做到一项工作、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工作计划、一抓到底;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推进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叠彩区“北通”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滨江北路这条“大动脉”通车,站前路、芳华路、春江北路等“毛细血管”也顺利通车。
现在,出城向北既可以走原来的桂黄公路,也可走滨江北路绕过拥堵的八里街和灵川县城,还可以走圣隆路、福利路直接上桂兴高速。原来是“北向出城一条道”,如今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今年以来,叠彩区更是加强了“北通”工程的工作力度。北辰立交目前24小时连续作业,连接东二环与西二环的下穿通道框架已经完成了50%,南北两个梁段的上跨桥也已开始进入桥面施工。预计年底正式竣工通车。
沿北辰立交向西约1公里,西二环路铁路下穿通道的施工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预计年底可正式通车。
福利路二期是“北通”工程的另一条“大动脉”,建成后,市民开车从圣隆路就可以直达桂兴高速。目前,叠彩区已完成房屋征收面积5.6万平方米,占总任务的78%。
叠彩区派驻“北通”工程指挥部的人员普遍表示,到年底,叠彩区将变得更通畅。
“铁公机”互联互通叠彩区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
长期以来,叠彩区就是桂林商贸物流的集散地。
2013年底,位于叠彩区的桂林汽车客运北站正式启用,市区往北方向的480余班次从该站发车。叠彩区由汽车客运的途经地成为始发站。
2014年底,贵广高铁全线通车,位于叠彩区的桂林北站成为桂林高铁客流中心。通车首日,市委书记赵乐秦在北站调研时指出:“沉睡了16年的桂林北站,终于兴旺起来了。”贵广高铁的开通,也使叠彩区成为桂林高铁经济的前沿地。
铁路与汽车客运的优势,让叠彩区的交通枢纽形象得到充分显现。
“北通”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西二环通车后,将使叠彩区至临桂新区的交通距离大大缩短,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车程也缩短至半小时。届时,叠彩区将成为“铁(路)公(路)机(场)”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
更引人注目的是,市委、市政府将桂林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列入重中之重项目中,它的建设内容包括火车北站西站房及高架候车室,火车北站西区场站及相关路网,将实现“民航—高铁—高速”互联互通和快速转换,并与大巴、公交、出租车形成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布局,繁荣发展城北经济。
“毫无疑问,交通枢纽形成后,将为叠彩区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叠彩这个老城区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叠彩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晗记者徐莹波)为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推动桂林市工业转型升级,日前,桂林市派出工业招商小分队赴广州、深圳、中山3个城市开展招商考察活动。  ...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