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倩)灵川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完善县、乡、村三级整改公示工作制度,探索立行立改长效机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动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
征求意见动态化,建好问题台账。对需要整改的问题实行“挂号”,县、乡、村班子分别对本级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别制定对策,统筹考虑解决,将整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谁来办、何时办、怎么办。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反映的新动向、新问题进行重组更新,再次研究、再次交办,促进问题的解决。
知情渠道多元化,适时反馈情况。采取公示栏、会议互动、书面认定等载体,让群众及时知晓问题整改动态。在县、乡、村三级设立党的群众路线立行立改工作推进公示栏,把“存在问题、问题来源、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整改时限、完成情况、群众评价”9方面内容上墙公示,推进各种问题即知即改。
整改监督常态化,群众广泛参与。把问题置于群众视野,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中,以监督促整改,以群众的满意与否检验整改的成效。由县委督查办、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组成督办小组,按照立行立改公示栏的整改时限及时解决,对群众反映完成效果差的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由具体责任人向上级党组织作出书面说明。对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事项,“留号”督办,限期整改;对已“销号”的问题,出现反弹的,重新“挂号”,责令整改。
活动中,对群众反映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甘棠公园建设、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及自治区、桂林市交办的33件信访积案化解,召开评议会进行评议,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
新闻推荐
近日,灵川县潭下镇社保工作人员在黄柏、新桥等村屯宣...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