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羊肉走俏,本地山羊养殖规模日渐扩大。图为桂林市近郊的一户村民放牧归来。
▲上半年,经历了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养殖户依然对今年的市场行情充满信心。图为灵川县的养殖户在打理种猪。
?兴安县崔家乡黄金桥村民文小荣开办的肉牛养殖场,上半年已出栏肉牛40头,获得纯利近8万元。
今年上半年,桂林市养殖业加快了养殖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1月—6月,全市肉类总产量25.77万吨,同比增长0.18%,生猪出栏219.26万头,同比增长5.5%,家禽出栏5218万只,同比下降9.77%,牛出栏9.11万头,同比增长1.9%,羊出栏11.05万只,同比增长2.03%,水产品产量4.75万吨,同比增长5.68%。养殖业主要生产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半年的生产任务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本报记者文烨文/摄
养殖业走上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近日,记者在永福县温氏畜牧公司罗锦种猪场看到,该种猪场总投资1亿元,占地550亩,建成后常年存栏能繁母猪9000多头,年产猪苗15万头以上,带动周边250多户农户发展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为应对肉禽价格持续走低的不利影响,自第二季度开始,桂林市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了原来以农户小规模散养的模式,依托温氏、正大、新希望等全国大型龙头企业落户桂林市的机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猪,有效解决养殖户面临的技术含量低、资金短缺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实现了全市生猪产业逆势增长。
推广草食动物养殖规模,也是桂林市今年上半年顺应市场,加快养殖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重要措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桂林市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利用桂林市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动草食动物养殖。据统计,目前全市规模养牛(10—1000头)的农户约有3200户,有近20家龙头企业,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国家扶持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
通过养殖公司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加入到牛、羊养殖行列。临桂县的秦氏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存栏肉牛400多头、羊1000多只,还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养殖牛羊。灵川县灵田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山羊养殖,目前已办起有一定规模的山羊养殖场12个,山羊存栏近1000只,肉羊供不应求。兴安县崔家乡黄金桥自然村农民文小荣,利用本地黄牛和引进西门塔耳杂交黄牛,建起一个肉牛养殖场,年养殖肉牛近100头,今年上半年已出栏肉牛40头,获得纯利近8万元。
今年上半年,桂林市增加冷水鱼养殖面积,冷水鱼养殖渐成规模。据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初步统计,桂林市今年亚冷水渔业养殖面积达71.9万平方米以上,比上年增长7.3%以上。冷水鱼相比传统家鱼品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此外,桂林市在去年中华绒螯蟹(大闸蟹)示范养殖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00亩,投放蟹种10万余只;稻田禾花鱼、庭院甲鱼等桂林传统优势品种的养殖不断扩大,石蛙、泥鳅等成为渔业增收新亮点。
在市场调节中平稳发展
尽管上半年价格变动较大,但桂林市通过加快养殖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产业还是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
规模化养殖比重稳步提高,散养比重不断降低,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化养殖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如温氏、新希望两家公司计划在桂林发展养猪80万头,约占全市生猪生产的1/5。
养殖业生产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追求效益增长将成为桂林市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增长方式。现各大养殖公司都大力发展优质品牌养殖,如温氏公司的稻香鸡等、龙胜的凤鸡,逐步向优质品牌化发展。而市场上生态绿色的有机养殖产品需求不断增强。有机养殖业及其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优势动物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如全州、兴安、荔浦等生猪调出大县,临桂、永福、灵川等家禽生产大县,恭城、龙胜、资源等特色养殖集中区。
产业化带动主体不断壮大,养殖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数量大幅增加,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为推进养殖产业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相结合是共同趋势,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养殖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发展模式机制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养殖小区(园区、基地)发展模式,创造了“多方合作+金融担保+保险”等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养殖生产组织体系,将有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目前,桂林市养殖模式正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5家,居广西前列。全市现有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有12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在调整中增强抗风险能力
养殖业因受疫情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大,市场风险比较大。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桂林市养殖业主要存在如下几个困境———
疫病与市场风险问题。重大动物疫病是养殖产业发展的掣肘,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农民对疫情风险的承担能力较差。动物疫病种类不断增加,发病机理日趋复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对养殖户的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场风险几乎全部压在养殖环节上。
劳动力和养殖水平问题。一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量逐年增加,在农村从事养殖的散户相应减少。二是养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传统养殖户由于养殖知识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已经不适应现代养殖发展的要求,难以扩大养殖规模,难以提高养殖技术。三是农村原有的养殖水平低,养殖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现在也无多大的改善,造成散养和小规模养殖面临逐步下滑的境地。
发展规模养殖的制约问题。发展规模养殖除以上问题外,还面临用地难、贷款难、污染治理难等实际困难,这些都制约着规模养殖的发展。特别是资金问题,从事规模养殖需要大规模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畜牧业用地资金没有贷款的渠道,而农村集体土地上的附作物不能用作抵押贷款。贷款门槛高,导致规模化产业链的扩张所带来的资金压力更大。
产业低层次的制约问题。养殖业从业人员低素质,企业资金低投入,养殖管理低水平,养殖的大多产业从育种、饲养、加工到营销,均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品牌意识薄弱,生产管理混乱,未能挖掘养殖产品的优势和市场潜力,产业面临衰弱。逐步顺应市场调节趋势的桂林市养殖业,又该如何破解养殖业困境,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
“迎难而上抓结构调整,加快养殖方式的转变,强化监管,加强服务,淘劣扶优,是破解这些困境的最佳手段。”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总兽医师蒋福信说。
据介绍,今年下半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将以强化监管,加强服务,淘劣扶优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结构调整及养殖方式的转变工作,以确保桂林市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胡琴记者汤世亮)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有人却在还钱上想出了一个不花钱的“好主意”,先是忽悠债主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