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胡琴记者汤世亮)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有人却在还钱上想出了一个不花钱的“好主意”,先是忽悠债主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最后用诈骗债主的钱还给债主。8月12日,灵川县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文某作出批捕决定。
2013年8月份的一天,文某赌博输了一大笔钱,找到好哥们阳某借了20万元用于偿还赌债,并约定一个星期之内必然还钱。谁知半个月过去了,文某也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阳某着急了,不停地催促文某,要求其赶紧还钱。文某烦不胜烦,他根本无力还款,又不想得罪这位债主,怎么办呢?文某“灵机”一动,他想起了阳某总跟他提起的挖沙生意,以前阳某干过这行当,知道其中利润,一直想重操旧业,就是没有门路,而文某村子里有河滩可以挖沙的事阳某是知道的。文某琢磨,何不利用这一点设个局把阳某的钱骗过来呢,这样不就有钱还他了吗?
文某立刻给阳某打电话,称自己可以租到本村河滩的一片地,问阳某想不想和自己合伙做些挖河沙的生意。阳某果然很感兴趣,两人立刻约定,由阳某出钱,文某负责处理好村子里的关系。9月7日,认为时机成熟的文某联系阳某,约定第二天带村民过来与阳某签合同。放下电话后,文某又联系了自己的四个亲朋好友,请他们明天过来配合自己签个合同,事后每人可以得到200元的辛苦费。文某拍着胸脯保证:“不是什么坏事,出了事我顶着。”并亲自为四人设计了四个假名字。9月8日,阳某与文某带来的四村民签了租地协议,阳某出于对文某的信任,并没有查看四人的身份证,且当场将23万元“租金”交给了四村民。阳某走后,四人将23万元全数交给文某,文某按约定支付每人200元辛苦费。回家后,文某将其中17万元通过银行转账还给了阳某。阳某见文某还了大部分钱,也不再怀疑他。过了几日,阳某想与文某商量沙场的事,打电话却始终联系不上文某,阳某到村子里找与他签合同的四村民,发现根本就没有叫这四个名字的人,这才惊觉上当,遂向当地公安报案。经公安机关网上追逃,文某于2014年7月落网。
灵川县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文某诈骗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涉嫌诈骗罪。
新闻推荐
“超市化”服务,让土地流转更顺畅——灵川县三街镇土地流转规范服务平台调查报告
▲野蔬种植园里郁郁葱葱的红背菜种植园。?种植户通过政府搭桥成功地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种上了提子。?灵...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