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政企民三方承诺“大兑现”
“美城高楼千家喜,江岸虹桥万户春。”4月17日,在灵川县江岸美城52栋3单元4楼,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书写这副对联的,是年逾八旬的老人周邦华。就在不久前,他和老伴刚刚从老菜市场楼上搬到小区内。相比从前逼仄、喧闹的居住环境,眼前这个安静、整洁的小区,让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周邦华老人是灵川县众多旧城改造搬迁户中的一户。他们为城市建设出了一份力,政府承诺通过原地回迁、原面积置换等方式,对其予以一定的奖励和补偿。周爷爷原来的房子有104平方米,新房有90多平方米,少换的面积,政府予以一定的货币补偿。加上政府补偿的装修费和奖励,周爷爷拿到手上的不仅有一套新房,还有8万余元。
取信于民,一诺千金。政府的诚信还体现在招商引资方面。灵川县在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活动中,全县成立28个指挥部,县领导担任指挥长,各职能办局负责人为成员,做好“保姆式”的跟班服务工作。着力解决立项的重大项目招商、审批、落地、推进、建成等方面存在的机制体制问题及企业发展的服务瓶颈问题,促进项目快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斥资28个亿的桂林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落地之初,也曾经考察过不少地方,但最终选择落户灵川,因为这里的诚信文化打动了他们。“希宇之前从未在县一级城市投资过。之所以作出如此大胆的尝试,是因我们从项目未落地时,就给予了其不少承诺。去年6月底奠基后,为保证顺利建设,我们兑现了当初承诺的土地政策,还为其争取到了区级重点项目的扶持条件。可以说,企业从落地,到茁壮成长,最后到硕果累累,我们都承诺‘一条龙\’服务。”该县招商局负责人表示。
政府有信,企业守信。陈凤宜,是八里街钢材城的负责人。2012年,八里街钢材城项目在东盟博览会上与灵川县正式签约。由于项目签约到落地有近一年的筹备、协调时间,一些客商都会因为时间长而单方面放弃合约。陈凤宜则选择了信守承诺。在等待落地的一年时间内,他自掏腰包租了一排门面,把20多家商户召集起来,等钢材城建成了再号召大家搬入新门面。“政府相信我,我要投桃报李,一定不能失信于人。”陈凤宜说。
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的改善,良好氛围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县GDP完成23.22亿元,同比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7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8.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35元,同比增长13.74%。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宇超郭雅洁)“大境集镇商户3月16日提出的彻底解决好集市车辆停放无序导致的集镇圩日拥堵,影响集镇形象和商户经营等问题,目前已完成实地调查工作,正在实施...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