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研究员(右一)正与助手在现场研究枞树菌
?在一棵松树下发现四朵枞树菌
□本报记者文烨文/摄
市民灵田踏青捡到“枞树菌”
“快来呀,这里有两朵枞树菌!”“唉,这里也有三朵!”“哇,这里有五六朵呢!”
4月13日上午,在灵川县灵田镇一座小山的松树林中,传来一阵人们的尖叫声和欢声笑语。原来,几名来灵田郊游踏青的市民,在一片松树林中发现了枞树菌。
“这里又有一朵!”“这里也有几朵!”几名游客在松树林中钻来钻去,不停地在毛草和松针中拨弄,最后竟然捡到5小袋枞树菌。
采菌之乐享不尽,山野情趣尽开颜。亲身体验到捡枞树菌的野趣,乐得这些城里人眉开眼笑,欢欣鼓舞。
大家下得山来,在灵田集镇附近找了一家农家乐山庄用秤一称,捡的枞树菌竟然有近一公斤重,山庄的老板看了也好生羡慕。老板说“农民采来的枞树菌,我们山庄收购要60元一斤,而且还很难买得到。这几天,我和家人到山上找过好几次,但只捡到几朵。想不到你们城里人一次竟然捡到这么多枞树菌!”
桂林“枞树菌”吸引了专家目光
这些游客回到家,将捡枞树菌的照片发到微信上,结果引起正在从事人工栽培枞树菌技术研究的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食用菌专家周兴研究员的极大兴趣。
4月17日上午,周兴带了3名助手专程从南宁赶到桂林,来到游客发现枞树菌的地方,进行子实体和菌丝采样,并调查研究枞树菌的生态环境。
他们在山上只寻找一会,周兴的助手杨祥开工程师首先在一棵松树下发现了1朵枞树菌,随后周兴和欧娜工程师也分别发现几朵。他们先对菌子的子实体从不同角度拍照,再一一采集起来装进无菌塑料袋中保存。随后,他们又对生长有枞树菌菌丝的泥土、腐叶及小石块采集取样保存。他们在松树林中忙活了一个上午,最后满意而归。
周兴告诉记者,他所带领的团队自去年开始从事枞树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他们已先后到桂林的兴安、全州、灌阳、灵川、恭城等10多个地方,采集到枞树菌的子实体和菌丝,进行菌种培养研究并已获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已成功分离获得若干枞树菌的纯菌种,并在实验室成功完成了菌丝的培育工作,正在着手进行野生环境下半人工栽培试验。目前,湖南的食用菌专家也在进行野生环境下半人工栽培枞树菌试验。该菌的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已列入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周兴说,枞树菌的栽培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应用。由于其味道鲜美,价格高昂,加上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前景非常广阔。
“枞树菌”人工栽培上尚未成功
枞树菌一年在大阳春和小阳春能生长两次。由于之前很多专家对其进行人工栽培都以失败告终,大家都觉得枞树菌很神秘。
“桂林人所说的枞树菌(兴安人叫螺蛳菌),学名叫红汁乳菇,属于外生菌根野生食用菌。因其菌体切开后会分泌出少量橘红色乳汁而得名。我国食用菌专家早已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在人工栽培上尚未取得决定性成果。”周兴告诉记者说。
周兴说,枞树菌是世界著名的美味野生食用菌之一,国际市场价格前些年一直保持在60美元/Kg左右,且长期供不应求。因此,如果能将枞树菌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食用菌。
据有关资料记载,枞树菌营养十分丰富。科学家经测定发现:枞树菌的子实体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3.26%;矿物质元素K、Na、Ca、Fe、Mg、Mn、Cu、Zn含量分别是2435.55、158.71、22.70、226.12、29.62、4.02、3.90、17.34mg/100g;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糖含量分别是5.82%、29.12%、3.98%、7.68%和6.99%。研究发现,枞树菌具有抗肿瘤、抗突变、降血脂、抗病毒等作用。枞树菌的味道特别鲜美,与其富含氨基酸有关。研究人员用枞树菌提取物,对小白鼠进行抗癌试验,发现其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研究表明,人们长期食用枞树菌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枞树菌进行抗癌研究,用枞树菌研制抗癌药,目前已成为国内医学界的研究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桂林近年的枞树菌一般每公斤价格在100-200元不等。许多饭店都以能买到枞树菌来招待贵宾而感到荣幸。
周兴告诉记者,桂林的枞树菌特别多,这是他以桂林枞树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他的研究团队将深入桂北各县,广泛采集各县不同地点、不同生长环境的枞树菌子实体及菌丝,以进一步研究其菌丝的生长特点,精心培育今后能够人工规模种植的纯菌种,为进行野生半人工栽培和将来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桂林市群众艺术馆老师在辅导学生练习合唱 &n...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