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摄影家马元浩与中国古代雕塑观音

来源:桂林日报 2014-02-11 14:23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古代雕塑观音”中桂林伏波山还珠洞唐代宋伯康作观音造像

▲马元浩(左)与林志捷

集马元浩30多年心血的精品力作《中国古代雕塑观音》近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桂林伏波山还珠洞崖壁上有明确记载年代的唐大中六年(852年)宋伯康观音造像、廊道东南壁4龛8尊摩崖石雕佛教造像,以及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内的阳刻线描《观音自画像》等三帧艺术摄影作品

●本报记者张弘

1月28日上午,马元浩先生向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赠送新作《中国古代雕塑观音》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位于南环路的桂林大地公关会展有限公司举行。马元浩工作室特约作家林志捷先生受马元浩先生委托,将此书赠送给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以及桂林大地公关会展有限公司,以志惠存、诚谢。

集马元浩30多年心血的精品力作《中国古代雕塑观音》今年1月18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桂林伏波山还珠洞崖壁上有明确记载年代的唐大中六年(852年)宋伯康观音造像、廊道东南壁4龛8尊摩崖石雕佛教造像,以及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内的阳刻线描《观音自画像》等三帧艺术摄影作品。

桂林山水、桂林摩崖石刻丰富了马先生的艺术创作,而马先生的艺术创作又为桂林的摩崖石刻提供了与中国历代佛教造像艺术精品站在同一审美线上的平台。这是桂林文化活动的一件大事。

马元浩先生1944年生于上海。1959年师从国画大师程十发学习国画,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迷上了摄影。1986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90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1年12月底,马元浩赴香港定居。

1981年初,在参与拯救平遥古城的过程中,马元浩先生见到了平遥双林寺的一尊明代自在观音彩塑。这尊菩萨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脸部肌理细腻润泽,色彩明艳。马元浩伫立像前,久久不肯离去。

“我如痴如醉地欣赏,情不自禁地被观音塑像后的一群圣众及‘安乐世界\’所吸引、感化,不由自主地迈向了观音菩萨的光影天地。我暗下决心,要把古代艺术家遗存的杰作,通过我的摄影镜头传播出去,把大慈大悲观世音的庄严形象弘扬开来。于是,我跨出了拍摄中国古代雕塑观音的第一步。”马先生说。

为了拍摄好观音雕塑,马元浩曾六次去平遥。1993年他第四次到平遥时,发现双林寺自在观音腿上有了一个洞,经了解,是因屋顶漏水所造成的,马元浩听了非常心痛。据估计,屋顶修缮需十万元钱。他想帮寺庙,但一时没钱,也不知从何着手。正无计可施时,他想到了通过展览义卖照片来募化。回香港后,他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中国雕塑观音·马元浩摄影展”。开幕式上,他说:“每当人们遇到困难时总想到求观音,今天我义卖摄影作品,是因为双林寺屋顶需要修理。”话音刚落,马上得到众多人的响应。后来通过香港妙法寺修智法师帮助,修缮双林寺屋顶的钱款很快募齐。马先生把修缮费用送到双林寺时,大家都充满了欢喜。

从此,马元浩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踏上了寻找古代观音艺术雕塑的艰辛旅程,一走就是30多个春秋。足迹踏过大西北深处的麦积山,青藏高原的热贡;从华北大地到东海之滨,从西南山区到岭南港澳,叩开一座座深山古寺的山门,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观音、紫竹观音等等各种观世音艺术造像精彩纷呈,一尊尊被人遗忘的古代艺术珍品在他的镜头下焕发出光彩。

摄影之余,马先生没有放弃绘画艺术,他集摄影家、画家、收藏家于一身,将水墨与摄影结合,独创影墨画艺术新形式。马先生独爱莲花,其莲花影集、水墨、墨影画系列颇受各界推崇。他是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会员,在历届全国荷展上,不断推出最新的荷花主题美术作品,成为花卉园艺盛会中最具亮色的一道艺术风景线。

马元浩追寻荷花的道路,与他追寻观音造像的道路一样漫长而多姿多彩。2005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创办了世界上首座荷花主题博物馆,马元浩应邀出任馆长。馆内展出了马元浩拍摄的以中国古代佛教人物雕塑和荷花为题材的摄影作品112帧,馆藏文物中还有马先生多年搜集的荷花主题古代刺绣,陶瓷18件。是难得一见的民俗文物珍品。

时任该博物馆总策划的作家林志捷有幸成为马元浩的助手,当得知林志捷原籍桂林时,马先生便向他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拍摄到以喀斯特地貌为背景的荷花作品。

2011年6月,林志捷旅欧归国,定居北京。马先生与之联系,表示已经得悉在桂林附近的贺州新开景区“十里画廊”,有连片荷田。

当年6月27日,马先生在助手来然良(上海摄影师)、苏纯德(香港摄影师)两位先生陪同下,从香港进入内地。到贺州十里画廊拍摄荷花后,林志捷向马先生推荐了桂林灵川县江头洲爱莲祠堂及桂林特有的摩崖石刻,引起了先生的极大兴趣。到桂林后,马先生一行先赴江头洲拜访了《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后人,拍摄了一组古村落照片;其后,在伏波山、骝马山拍摄到一批晚唐佛教造像。

在伏波山还珠洞,马先生对遍布石壁的摩崖造像一一端详,赞叹之余,不住地按下快门。拍摄溶洞摩崖石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天然光度比较暗,光线强弱,方向和角度的变化,都会对雕塑造像神态的表现产生影响;且摩崖石刻造像依照山体雕琢而成,所处位置高低不一,给摄影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镜头表现出古代造像最好能利用自然光,因为古代工匠在雕塑造像时,都是利用室外射进来的自然光作为创作光源的,这种光线比较柔和,也可使影像获得层次,反差适中,表现出造像艺术的质感。

马先生到达桂林时,正值雨季、汛期,所幸那段时间恰好是第一轮雨已过去,第二轮汛期未到,江水清澈,阳光明媚。自然光完整地照亮了还珠洞,就连平时光线较暗的千佛洞也显得明亮宽敞。借着日光,马先生发现了镶嵌在临水悬崖的一尊唐代观音石刻造像。

这是一尊有明确记载年代的艺术精品,为唐大中六年(852年)宋伯康观音造像。观音头戴繁密的花冠和宝珠,胸佩悬铃,遍身缨珞,左手略举,掌心托珠,右臂下垂,手持净瓶,飘逸传神。时年68岁的马先生由助手们保护着,全身伏在栏杆上,上半截身子探出,悬空侧身,极其艰难地取到了他所满意的角度。

在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马先生更是被镌刻在山体上一帧阳刻线描《观音自画像》吸引,拍摄之后,表示,这幅清代作品,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其艺术价值足以媲美雕塑,决定收入摄影集中。

三十多年来,马先生热衷于瞻仰石窟和庙宇,通过拍摄收集了众多的中国古代雕塑观音像照片,出版了多本影集,在各地开办过多次展览。

马先生在画册的序言中提到:“在五台山,我向一位方丈请教古代雕塑观音造像知识时,他得知我三十年来,凡所知的石窟和庙宇里的古代雕塑观音像几乎都有幸拍摄到了,就深情地对我说:‘观音无处不在!\’”

马先生说:“接下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再有有缘人的帮助,我还想把流失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澳洲等海外的中国古代观音塑像进行拍摄收集,编撰成画册,弘扬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的观音精神,让人们更全面地领略中国古代雕塑观音艺术的精彩。”

马元浩发愿用镜头找回所有流失在海外各大博物馆中的观音菩萨造像。为了协助这位古稀老人完成心愿,今年初,广西师大出版集团与马元浩艺术工作室、中国青年海归协会桂林分会三家联手,组织“寻找海外流失遗珍观音像”项目组,在马元浩先生授权下,展开策划、执行工作。

(本文配图由林志捷提供)

新闻推荐

连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灵川县大境海洋兰田等山区乡镇出

?连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灵川县大境、海洋、兰田等山...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摄影家马元浩与中国古代雕塑观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