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在绿树丛中干净漂亮的莫家村一角 记者文烨摄
□本报记者文烨通讯员唐美姣
通过规模种植超级水稻、鱼腥草、柑橘、辣椒逐渐富裕起来的灵川县灵田镇会林村委莫家村,今年紧紧抓住灵田“撤乡建镇”的有力时机,把握住被列入自治区“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示范村的宝贵机遇,热情高涨地开展清洁乡村建设,仅半年时间就将原环境比较脏乱的村庄建设成为灵川新农村的一颗璀璨明珠。
12月9日上午,记者跟随灵川县有关领导来到绿树环绕的莫家村采访,只见村子已全部用水泥硬化的大小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的屋前屋后维护得非常整洁。村口的宣传橱窗、村中的一个个花圃、路口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加上在水泥坪上玩耍的小朋友,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湛蓝的天空及温暖的阳光下,村中一座座新楼房正在崛起。
据灵田镇领导介绍,莫家村现有人口43户,153人,党员2人,耕地面积230多亩,林地面积2000多亩。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号召和积极引导下,莫家村坚持发展以超级水稻、鱼腥草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已成为灵田镇种植超级水稻示范村。2013年,该村共种植超级水稻100多亩、鱼腥草50多亩,另有柑橘30多亩、辣椒20多亩,年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
在党的十八大沐浴下,莫家人对建设自己美好家园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莫家人紧紧抓住灵田“撤乡建镇”的有利时机,把握住被列入自治区“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示范村的宝贵机遇,热情高涨地开展清洁乡村建设,积极投入到“美丽灵田·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潮中。在市、县、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村屯“五级”联动下,莫家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清洁家园和清洁田园活动得以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搞好清洁家园和清洁田园活动,许多村民表现出顾大家舍小家的高尚风格。村民小组长朱连有为了组织村民搞好清洁家园和清洁田园工作,顾不上自家的农活及家务活,不仅全身心投入到召集村民开会及协调具体的工作中,还坚持天天做义务工,受到村民的夸奖。为扩建村口的停车坪、公共休息场所、花圃及宣传橱窗,村民朱冬付、朱长娣无偿捐出300多平方米的土地。村民朱桂生家一座50多平方米的旧房屋有点影响村容,他便自己主动将旧房屋拆除。村民朱六七了解到自家一座30多平方米的猪舍所处位置影响到村容,二话没说便自行将猪舍拆除。为全面整治家园、田园和水源,全村村民争着出义务工对村庄、田园、水源进行多次大扫除,就连在外打工的村民也不拖后腿,纷纷专程回到村上出义务工搞卫生。
在县镇工作队及全体村民的努力下,目前莫家村道路硬化总面积3200平方米,配备垃圾桶92个、移动垃圾箱1个,修建沤粪池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8盏,修建公共花圃6个,绿化美化面积120平方米,并集中开展全村清扫整治活动30余次,清理垃圾、杂土及废旧物300余吨,拆除危房4座,使村容村貌得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村民朱连有告诉记者,该村已着手建设日处理生产生活污水4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并计划投资40万元,完成宽4米、长1公里的环村公路硬化建设。
“现在亲朋好友来我们村玩,都羡慕我们村子干净漂亮,我们感到很自豪!”村民朱冬付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粟利仁)近日,灵川县秦桂生文学作品集《村池》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秦桂生是灵川县文学协会主席,曾在《光明日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广西文学》...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