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普通,他们是山里孩子,因为梦想执着求学,瘦小的身影隐没在茫茫人海中;
他们平凡,他们是山区教师,肩担责任坚守大山,青山溪水记着他们备课的夜灯;
如果不曾走进他们的世界,也许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的身边存在着这么一群人。
但在我们眼中,在“3元计划”的活动历程中,
他们却是“聚光灯”追逐的对象,闪耀如明星。
因为他们虽普通却坚韧,他们努力向上,汲取爱的营养奋力长大;
因为他们虽平凡却伟大,他们不辞辛苦,借助爱的力量不断强大;
更因为他们是所有山区孩子、山区教师的缩影;
他们面临的困境是每个山区孩子、教师都要面对的难题,
而他们获得的帮助和成长的惊喜,
我们也希望每个山区孩子、教师都能得到。
明星档案
姓名:罗瑶
年龄:9岁
所在学校:兴安县界首镇中心小学
改变:免费午餐让他阳光懂事
●一年前孝顺但胆小 内向不多话
时至今日,记者怎么也回忆不起第一次见罗瑶的情景,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罗瑶是个黑瘦内向的“小豆子”,一下子就被淹没在人群中。
但罗瑶的孝顺却让人印象深刻。罗瑶的妈妈因为有精神疾病,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和丈夫住在山上的土屋里,屋子只用砖块搭了三堵墙,顶上盖着木板挡风雨。
妈妈在山上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让罗瑶好好读书,就连一个绿豆饼,妈妈也当成好东西留着等他上山吃。
所以,罗瑶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接妈妈下山住。
但看着他瘦弱的肩膀,这个梦想是否能实现真是一个问号。
●一年后长高变外向 懂事有礼貌
再见罗瑶,他已从去年所在的兴安界首镇宝峰小学顺利升入界首镇中心小学。当校长李敏把罗瑶带过来时,记者没有认出他来。
因为罗瑶变了,除了明显蹿上来的个头,他的眼神不再躲闪,而是散发出一种与外界交流的渴望。他一见到记者就小声而有礼貌地说:“阿姨好!”
这让第一次接触罗瑶的李敏校长有点吃惊,显然她没想到这个身处陌生地方的山区孩子能有如此表现。
接下来,罗瑶的表现更让我们惊讶。他带我们“参观”了学校,虽然走过的只是一小块他刚熟悉的地方;他还带我们去他的宿舍,自己整理衣服,简单收拾床铺,等待生活老师统一教授整理床铺的方法。
我们发现,罗瑶没有了一年前的胆小,他会主动和记者、老师交流,还说一定要好好写字,好好学习。
罗瑶的改变,让我们相信,接妈妈下山住不再是个问号,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明星档案
姓名:李忠涛
年龄:8岁
所在学校:灵川县大境瑶族乡九块田民族中心小学
改变:免费午餐让孩子更适应变化
●一年前拄棍子拎饭盒的小男孩
去年9月,7岁的李忠涛在金竹教学点读二年级。他家住金竹村委头巾石自然屯,与教学点隔山相望,每天都要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
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李忠涛还不到2岁的时候,妈妈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这些年,爷爷奶奶渐渐年迈,李忠涛必须照顾自己,还要帮着做很多家务。
每天清晨,小忠涛要早早起床,自己热好头天晚上的剩饭剩菜,作为在学校的午餐;放学回家后,他还要割草喂马。由于午饭吃不好,还要每天走那么远的山路,小忠涛看起来有些瘦弱,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说话。
●一年后快速融入新环境的大孩子
如今,李忠涛已经从金竹教学点升入大境瑶族乡九块田小学三年级就读。9月4日,记者又见到了李忠涛。
九块田小学距离李忠涛的家更远,约有18公里的山路,是一所寄宿制的完小。李忠涛说,开学时是爸爸开摩托车送他来的,只有等到周五才可以回家。
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篮球场,在九块田小学一应俱全,相比起金竹教学点,这里的条件要好了许多。“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的宿舍。”虽然刚开学几天,但李忠涛俨然已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他说,现在自己学会了洗衣服。
记者从大境瑶族乡中心校了解到,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九块田小学今年也实现了营养午餐,孩子们每天吃午餐都是免费的。
明星档案
姓名:韦佳丽
年龄:10岁
所在学校:永福县广福乡龙桥小学
改变:因免费午餐而快乐成长
●一年前光脚跳舞的大山女孩
第一次见到韦佳丽,是在去年9月4日。当时,爱心人士到学校考察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懂事的小佳丽和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表达谢意。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小佳丽是光着脚丫跳舞的。
当时的韦佳丽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身上穿的牛仔裤已经褪色发白。和记者交流时,小佳丽显得有些木讷,言语不多。
记者了解到,韦佳丽家住龙桥村委拉鱼屯,家里靠种田养鸭子维持生计,和大多数山里人一样,韦佳丽的父母每天很早就要出门做事。年幼的佳丽早上起来,自己热热头天晚上的剩饭剩菜,装上一些带到学校去当午餐。如果头天晚上没有剩饭,她第二天就没有午餐吃。
因为家里经济拮据,韦佳丽平时穿的衣物多数都是姐姐或亲戚的旧衣物。而就是这些旧衣物,韦佳丽平时都很珍惜。同学们说,她在往返学校的路上也很少穿鞋,怕磨坏鞋子。
●一年后让父母骄傲的俏丫头
9月2日,记者到龙桥小学回访,再次见到了韦佳丽。
“叔叔,你好!谢谢你们帮我们吃上了免费午餐。”看到记者前来,韦佳丽大大方方地上来问候。眼前的小佳丽,脸色比起去年红润了,人也长高了。
韦佳丽说,自从免费午餐在学校实施以来,她和同学们每天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她清楚地记得,去年上体育课时,老师曾帮她量过身高,1.31米;而记者今年再次帮她量身高时,已长到了1.36米,长高了5厘米。
记者来到韦佳丽的家中,她的母亲蒋顺珍说起女儿这一年来的变化,乐得合不拢嘴。“身体长结实多了,也不用担心她读书饿肚子。”蒋顺珍说,今年最让家里人欣慰的就是,小佳丽的成绩提高不少。
上学期,韦佳丽期末考试的语、数、英三科都在80分以上。这学期,韦佳丽还当了班上的语文科代表。“我也要努力学习,像你们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韦佳丽对未来有无限憧憬。
新闻推荐
11月3日上午,我跟随晚报小记者团去了桂林市消防支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消防部队。中尉黄尚文叔叔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战斗服,衣服帽子都很别致,靴子...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