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登上网箱,对养殖户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宣传。
昨天上午,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巡航启动仪式在库区举行。桂林市相关部门及灵川县政府以一个简单仪式向社会立下“军令状”:10月31日前,要依法取缔网箱养鱼、灯光诱捕等违法行为,整治旅游度假山庄、农家乐和青狮潭水库周边村庄等陆地污染源,使水库水质得到彻底恢复,达到国家饮用水源标准。这是自2005年以来,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对青狮潭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清理整治行动。期间,相关部门也进行过多次整治。
●用仪式立下2月为限的誓言
仪式在库区一处停车场举行。现场没有特别的布置,两根细杆拉起写有“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巡航启动仪式”的横幅,就是仪式现场。
场地虽简单,但整个仪式的氛围很庄重。来自市公安、环保、水利、水产畜牧等部门和灵川县、乡、村的相关负责人共计40多人整齐列队,对青狮潭整治作了表态。
青狮潭镇镇长全钧说,将举全镇之力推进“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的开展,彻底治理青狮潭库区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库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告诉记者,他的表态也是对群众立下的“军令状”,镇政府将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市环保局、市公安局、灵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分别表态:全力以赴,确保10月底前完成青狮潭清理整治,净化水库水质,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2005-2006年,市政府曾牵头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青狮潭库区综合治理行动,对库区网箱养殖、灯光诱捕和沿岸餐馆无序经营等污染源进行强有力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水质也一度好转。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最终未能彻底消除污染源,长效管理办法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相关污染行为死灰复燃,并不断壮大。
去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漓江源头的保护。《规划纲要》高度重视青狮潭水库治理工作,指出青狮潭水库是一个有60多年历史的工程,保护漓江,必须高度重视青狮潭水库的维修保养和改造,实现常态性的清理和整顿,对污染事件要防患于未然。
8月2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会,下发《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青狮潭水质环境的通告》,禁止在水库进行网箱养鱼作业,现有网箱及附属设施必须在10月31日前自行清除。
按照环境综合治理要求,新成立的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指挥部成员单位,本月底前要完成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以及向有关人员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书等。
昨天,各成员单位人员联合进行了巡航行动,对库区内养殖户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今后,这样的巡航执法行动将不定时、常态进行,将整治行动彻底贯彻执行。
●用立誓实现市民的愿望
“吃饭吗?请进来!”昨天中午,青狮潭镇前宅村村民康顺芳顶着烈日在自家的鱼餐馆前吆喝,但经过的车辆没有一辆停下来。
“青狮潭水库水质污染了,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今年66岁的康顺芳经营餐馆已经9年,曾经红红火火的生意如今愈发惨淡。
“我们是真心希望政府能把青狮潭水库整治好,那样我们就不用为用水发愁了!”村民康明山说,10年前青狮潭的水捧起来就可以喝,附近的村民也都是以青狮潭的水为生活用水,但现在连洗手都不敢,村民大都自己打井取水,或者上山背水来用。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巡航了青狮潭库区,目睹了库区的污染状况。
刚进入库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由油桶及钢管搭建成的网箱。船刚驶过,水面上立即泛起一层层黄色的薄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是绿藻。现在水库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鱼饲料沉入湖底,产生厌氧菌和大量沼气等,湖水变臭、缺氧。
在巡航的十多公里的水库江面上,网箱星罗棋布。青狮潭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水库开始有网箱养鱼始于1997年,2006年发展到3万平米。今年6月初市政府组织人员对青狮潭网箱养鱼进行了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库区内网箱养鱼户达346户,共5943个网箱,养殖面积接近30万平方米。每天渔民向湖中投放的鱼饲料就达400吨。
这对作为桂林市规划饮用水源地的青狮潭水质环境造成了极大伤害。今年6月2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人员对青狮潭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后提出,青狮潭库区大面积漂浮的绿藻,触目惊心,这是水质恶化的一个明显信号。
对青狮潭水库水质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这次立誓,向市民们表达了决心:2个月后,要让水库重现碧波。
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整治将与上次整治大不同,除了依法清理库区水面养鱼网箱、灯光诱捕设施,依法整治旅游度假山庄、农家乐、周边村庄等陆地污染源外,还将成立青狮潭饮用水源地长效管理机构,以及成立青狮潭库区水面生态养殖组织,明确其养殖方式、养殖规模、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方案。
此外,将参照浙江千岛湖、西昌琼海等库区管理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出青狮潭库区移民的扶持发展方案;参照外地的成功经验,对青狮潭水库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使水库管理的责、权、利相对统一,实现库区的长效管理。记者邱浩文/摄
陆汝安
青狮潭之污染,已非一日。对于青狮潭的治理,此前也有,虽暂时收效,却没过多久又旧态复萌,甚至愈演愈烈。
从此次治理启动仪式透露出的信息和声势可以看出,这一次治理,下了大决心,动了真格,青狮潭彻底恢复清澈有了指望。
众所周知,江湖水质一旦恶化,再想恢复原貌,难度非常之大。这方面的例子,最著名者莫过于昆明的滇池。曾被誉为“高原明珠”的五百里滇池,因为工农业、生活污水长期污染,水质严重富营养化。为了恢复滇池的水质,十多年来昆明已经投入数百亿元治理资金,虽然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但目前其水质依然属于重度污染。滇池恢复清澈,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滇池的教训,值得桂林汲取。虽然与之相比,青狮潭的污染还未到如此严重,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来的治理难度只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像滇池一样,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更何况,已经建成数十年的青狮潭之于桂林的重要性,有增无减。青狮潭建设的初衷,是以灌溉为主发电为辅。随着桂林经济社会的发展,除了灌溉发电之外,今天的青狮潭,又担负起桂林城市生活用水、防洪、漓江旅游用水等重要功能。青狮潭水质之好坏,直接影响到桂林人民饮水健康,也影响到漓江旅游的质量和形象。在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今天,青狮潭污染的问题,不容回避,急需破解。
我们之所以说此次治理动了真格,不光是取缔网箱养鱼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更可喜的是,有关方面还要研究制定青狮潭库区移民的扶持发展方案,帮助当地人找到可行的发展致富方式。同时,还要参照外地成功经验,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实现对库区的长效管理。
有了这些治根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治理行动不再成为一阵风,旧态复萌不复上演,恢复青狮潭的清澈,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8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近13万人 约占全市人口总数2.5%其中100岁以上老人有388人 桂林:健康养生风景这边独好
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人的梦想。日前,香港国际城市环境与规划研究所对中国100个城市的养生指数进行了分析运算,桂林入选10大养生城市榜单,再度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