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灌阳新闻 > 正文

绿色财富造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来源:广西日报 2017-09-30 07: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 静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奋力抒写生态文明新篇章,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绿色招牌今更亮

“130多群1100多只”——这是最新统计的白头叶猴数据。作为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存活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少,目前它们全都分布在广西崇左。

从上世纪80年代的370只左右增加到如今的1100多只,白头叶猴数量逐年增加,是我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有力佐证。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中国气象局最新提供的气象卫星遥感和生态模型综合监测评估结果显示,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正常偏好区域达9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

据监测,2016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5%,同比升高5个百分点;PM10浓度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2%;PM2.5浓度均值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8%。

全区51条主要河流97个断面中,I-III类水质断面92个,占94.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广西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1%,丧失使用功能水体比例为0。

深入实施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补贴5个国家重点造林工程,全区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共完成荒山造林1199万亩、迹地更新1282万亩,完成中幼龄林抚育3893万亩。截至2016年年底,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28%,森林面积2.22亿亩,森林蓄积量7.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5年来,我区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达标排放和污染减排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健康和防范环境风险为落脚点,认真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着力构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严防环境风险,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绿色广西”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生态经济加速跑

“以生态经济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2015年我区召开生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出台,提出实施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工程等十大工程,同步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创造更多绿色财富,提升社会绿色福利,统筹解决发展与生态两大问题。

今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施金山银山工程的意见》,提出将“绿水青山”打造为“金山银山”,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林业强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下养鸡、种桑、种药,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灌阳农民在不破坏天然林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在黄关镇龙吟村狮子涧的原始丛林中,仿生态种养殖石斛、灵芝、山蛙、黄沙鳖等。去年年底,灌阳县龙芝灵野生灵芝栽培合作社300亩灵芝基地共产出成品18吨,会员每人获得分红1万元。类似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区林下经济发展面积5000多万亩,产值近800亿元,惠及林农超过1300万人。

以“微生物+”为核心的饲料革命、栏舍革新及固液分流等重大创新,在八桂大地遍地开花。其可杜绝抗生素添加,使肉、蛋、奶增产提质,节水省工降成本,实现粪污零排放,获认定为现代农业的“广西模式”,推动广西养殖业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传统工业也在“绿色转型”。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自2011年9月获批为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后,园区发展迅速,5年来引进项目152个,在国家3亿元资金的扶持下,撬动250多亿元资金进园,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广西获得各类国家级循环经济品牌30余个,规划建设各类项目820余个,计划总投资8000余亿元。

我区将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作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方向,以柳州、南宁、桂林、贵港等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0年,我区将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美丽广西乡愁浓

村道干净宽敞,小楼错落有致,满眼绿树红花……金秋时节的南宁那陈镇和平村那坛坡,景色秀丽,沁人心脾。

然而,人们很难想象得到,原来的那坛坡垃圾堆积成山,臭水沟四处可见,进出只有一条不到一米宽的小路,“村里的小伙连娶媳妇都成问题。”

那坛坡的变化是近5年来八桂大地乡村田园巨变的缩影。2013年,“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建设吹响号角,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的“美丽行动”席卷八桂大地。

几乎每个村屯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倡议提升文明素养,共同维护美丽家园;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垃圾桶,村民不再随手丢垃圾;几乎每个村屯都有保洁员……

乡村“脏乱差”的面貌改变之后,2014年“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全面启航,“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助力乡村建设再上台阶。

在村屯绿化方面,我区扶持各村屯因地制宜地营造护村林、护路林、护宅林,建设休闲林区、生态小区和乡村绿道,注重突出乡村特色,充分利用村屯现有树木、建筑、水系、山体等生态资源,不复制城市绿化的人工模式,努力打造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原汁原味的美丽村屯。“十二五”以来,共绿化村屯13.5万个,通道花化彩化14万亩。

通过建立财政奖补、市场运作与群众缴费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以设立专项资金、公助民办、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2013-2015年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5亿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畅通社会资金进入渠道,一批企业参与投资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等项目。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动农村环境显著改善、乡风文明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为我区广大农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由2012年的13%提高到现在的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已达85%。

全区92%的乡镇设立了农事村办服务中心,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进一步增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观念新生活正在广大农村蔚成风尚。

以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等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园区应运而生、千姿百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目前,“美丽广西”建设已进入“宜居乡村”阶段,“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大专项活动着力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农村发展插上金色翅膀,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新闻推荐

孩子 你的一笑很倾城

“3元计划”为灌阳北江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免费午餐。回报社会,助力创城。由团市委、桂林助学联合会等单位承办的“为爱行走”桂林大型徒步公益活动在中心广场和两江四湖举行。未成年孩子和市民激...

灌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灌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色财富造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