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灌阳新闻 > 正文

走近特岗教师———筑梦乡村 用激情诠释无悔青春

来源:桂林日报 2015-09-10 05:49   https://www.yybnet.net/

周泓斌正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莫李媛给孩子们辅导美术。

唐花荣和孩子们正在做游戏。

体育教师骆宣运身兼多职。图为担任大队辅导员的他正在指导学校乐队的孩子们演奏。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毕业于不同的院校,他们专业不同性格各异,但他们一样年轻,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他们用无悔的青春洒向那些需要关怀的边远地区学习的孩子,带动了当地教师力量的发展,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

今年9月,桂林市新的一批特岗教师怀揣着青春激情,纷纷奔赴各城区、乡镇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他们将在那里工作至少3年的时间,站上三尺讲台,为农村的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希望。

特岗教师,即“特岗计划”教师,是2006年起中央实施的一项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至今,这项计划实施整整10年。来自教育部的统计,10年来,全国已有50多万名特岗教师,分赴中国的中西部地区1000多个县,为3万所农村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

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近桂林的几位特岗教师,探访他们的真实生活,聆听他们扎根乡村的苦与乐的故事。

□本报记者张苑秦紫霞文/摄

乡村学校里的“青春风景线”

早上6点不到,骆宣运就已经起床。在蒙蒙的天色里,他骑车赶往平山二小。家住临桂县城的他每天光是路程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今天他还要负责升旗,所以起得就更早了。

骆宣运是桂林市城区特岗教师的第一批教师。2012年,师范学校毕业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特岗教师并顺利通过考试。如今,他不光在平山二小担任体育老师、副班主任,还是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身兼多职的他每天都像个陀螺一般连轴转:上课、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的广播室队部室,学校每天的广播,每周的升旗,节庆活动、春秋游、五项达优……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是骆宣运组织的,孩子们的大小事务也喜欢找他帮忙,晚上回家几乎都已经入夜。骆宣运说他至今都还记得自己第一天到学校的情景:“我一去学校就发现,整个学校的老师里,我是最年轻的,孩子们都不怕我。”

骆宣运说,他第一次上课是教一年级体育,本来信心满满的他在上课的第10分钟后就被完全击垮。“本来就有点紧张,孩子们全都是刚入学的学生,连立正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说的他们不懂,还各种违反纪律……总之就是一团乱。”骆宣运说,下课之后,他回到办公室特别伤心,很受挫折。在教研员、老教师们的帮助下,他才一步步了解如何当一名好的小学体育教师。渐渐地他在学校里有了很多“小粉丝”,也成为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之一。“我年轻,多干点是应该的。”骆宣运说。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本子,我们今天学习画动物。”在二塘中心校沙河教学点的一个普通教室里,特岗教师莫李媛正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莫李媛特意提前准备了几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做例子,漂亮的画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作为学校里唯一的专职美术老师,莫李媛说,她“身负重任”,要兼顾一到六年级所有学生的美术课,还要奔波于沙河等几个教学点。她的到来改变了学校没有专职美术老师的历史,所以没有先辈的经验,她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中午时分,送走了孩子们,莫李媛和同事开始做饭,她告诉记者,由于教学点内条件简陋,只能老师们自己买菜、自己开伙。一个礼拜时间里莫李媛一半时间在学校本部,一半时间在各个教学点奔波,课余时间担任孩子们的兴趣小组老师,辅导孩子们画画。今年她还兼任了一年级的英语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莫李媛已经将家搬到了学校附近,节约上下班的路程。

年轻有活力、工作干劲足,还多才多艺,能身兼多职——— 这是许多特岗老师留给人们的印象。记者了解到,由于特岗教师都是30岁以下的大学、大专院校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且是经过统一考试和选拔的,不仅年轻,而且素质相对比较高。当他们来到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校后,便把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带到了乡村孩子们的身边,他们也成为了乡村学校里的“青春风景线”。

他们为农村教育带来“春的气息”

“一、二、三,唱!”在平山二小的音乐课上,特岗教师周泓斌身旁围满了孩子。他一面弹着琴,孩子们一边唱歌,画面和谐又温馨。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周老师的课更喜欢周老师这个人。“可能我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吧,所以我用的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教孩子。”周泓斌说,他是学美声的,一开嗓就能“镇住一片”,所以他利用这个优势,发挥个人魅力,让孩子们成了自己的“粉丝”,继而喜欢上了音乐课。“我们副科老师就应该把课堂气氛弄得活跃些,让孩子们更感兴趣一些。”周泓斌告诉记者,他本来是代课老师,只是想着多些不同的人生经历,没想到代课一年多后,就渐渐喜欢上了孩子们,这才报考了特岗教师。

“我们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老化,新生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副科老师的队伍也需要补充。特岗老师很好地补充了我们教师队伍的不足。而且他们都很努力,很敬业,学校有些实际困难他们都能理解,也不怕苦不怕累。”平山二小的校长说。

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的曾巧妮是第一届的特岗教师。2005年大学毕业后,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她并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2006年6月,曾巧妮在网上看到国家教育部招考第一批“特岗计划”教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报了名。当通过考试的结果传来,曾巧妮有些茫然了:“我学的并不是师范专业,之前没有想过到偏远农村做老师。有这样一个机会,我想去试试,但却对未来充满了担心。”曾巧妮告诉记者,2006年9月,当她来到巴马县那桃乡那桃中学时,与之前的想象不太一样:楼房比想象中要多,学校是建在山上的,学生有600多人但老师只有20多个,所以老师总是很忙。有一个老师,上一个班的语文,还带两个年级的音乐,这些都是普遍情况。

看到这些情况,曾巧妮的内心燃起了激情,她觉得她可以通过努力为这所简陋的学校、为这群天真淳朴的孩子出一份力。由于学校需要,她没有如愿教自己擅长的语文课,而是被安排教初一年级的政治,4个班。“一周加上自习,20节课,平均每天4节,来回奔忙,上满4节课,已经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她坦言,在农村当老师没有在城里那样有各种升学的压力,这里的学生和家长都很淳朴。渐渐地进入工作角色后,曾巧妮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后来,她如愿当上了语文老师,喜欢阅读的她经常会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分享各种书籍和作品,还会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弄来书籍,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通过班会或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到网络上的新事物。学校的老师和同事们说,她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不少新活力。

二塘中心校副校长梁冬告诉记者,由于学校教学点分布多,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特岗教师往往要身兼数职,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他们往往比在城市中的老师们背负更多辛苦,教学条件也比较简陋,需要更大的毅力和勇气。然而她也表示,特岗教师计划的启动对学校的改变很大。据了解,在特岗计划启动,学校补充师资力量的方式主要是代课老师作为临时补充。代课老师存在着师资素质鱼龙混杂以及工作时间不稳定等等弊端,特岗老师三年的工作制度稳定,而且老师都通过统一考试,教师素质也比较高,极大改变了学校的教师面貌。三年间,学校的特岗教师已占学校教师数量的20%。

据资料显示,特岗教师创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很多农村学校通过“特岗计划”历史上首次引进了大学生,特岗教师改变了农村学校面貌,提高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被称为农村教师队伍“换血的一代”。

有些人选择离去,他们却为信念而坚守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至少有三条出路:一是可以选择在当地留任,保证有编有岗,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二是异地流转,或到城镇学校应聘。今后城镇学校中小学自然减员,首先要补充这些经过了三年实践锻炼的特岗教师。三是可重新选择就业,各地政府包括教育部门要为此提供便利。

然而,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的情况是,桂林市从2006年启动“特岗计划”以来,一共招收了2000多名特岗教师。这些特岗教师大多分配到县以下的农村,条件都比较艰苦,但让人欣慰的是,除了极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离岗外,大多数人在3年期满后都坚持留了下来,真真正正地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

“我本身就是二塘的,我就想回到这里教书。我知道这里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在二塘中心校的黄丽娟一毕业就选择了特岗教师。她说,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但却是师资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农村的孩子需要好老师,她也想努力做个孩子们的好老师。

“我收到通知后,偷偷来过学校一次,就想摸摸底,看看条件到底是怎么样的。”莫李媛说,既然选择了特岗教师,对学校的条件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所以,面对学校条件的艰苦她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落差。“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已经四五年级了,他的美术天赋很高,而且有自己的创造力,只是因为一直没有专业指导,他连最基本的画画技巧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我应该留下来。”三年期满后,莫李媛选择了留下。

“我父母都去外面打工了,我的家现在就在这里了,我哪里也不去。”与大多数特岗教师相似,老家是灌阳县的特岗教师郭桂萍也选择了留在原教学点继续教书。“我老家在很偏远的农村。我可以说初中之前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我能体会到农村孩子、农村教育的紧张。”郭桂萍也对记者坦言,她许多同学都考了特岗教师,有的在龙胜、有的在灌阳,但偏远教学点的辛苦并不是人人都能受得了的。“如果本来就是农村的,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没吃过苦的,是不容易留下的。”郭桂萍说,和她一批的特岗教师中,也有一些已经离开了特岗位置,有的提前考上了公招老师;有的三年期满后,不愿意留下,调剂不成,选择了辞职。

“说实话,我以前也会迷茫,不知道三年之后我的出路在哪里?想留在学校,但是学校要我吗?如果条件太艰苦,我会不会坚持不下来,那时候又该怎么办?现在想来,坚持真的会有收获,心理的满足感是巨大的。”郭桂萍说,在报考特岗之前,她思考了许久。她建议,“学弟学妹”们,报考特岗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对于特岗的职位、教学条件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2009年,在巴马县曾巧妮特岗期满,摆在她面前的是去留问题。学校领导表示非常愿意她留下来,但曾巧妮也考虑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留下来,继续和这群淳朴的孩子在一起。“因为我对那里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给自己的信念是,只要是学生需要我,学校需要我,我一定坚持!”她坦言,刚开始的时候,她没有想过留下来。因为她理想的工作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书籍编辑工作。后来,真正接触到教师这份光荣的工作后,才慢慢发现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经历和经验,更多的还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虽然在农村学校,没有人要求我一定要培养出如何优秀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这群孩子的可塑性都非常强,我真心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多掌握一些知识,更多的了解社会,将来能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我也曾因为学生的顽皮而哭过,但是每当看着他们淳朴灿烂的笑脸,就想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短评

用坚守诠释青春价值

曾经,那些默默坚守在边远山区,为孩子们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最美”。而如今,一批又一批特岗教师的加入,让乡村教师的队伍更加充实而充满活力。

曾经,教育公平,是无数家庭的梦想,更是农村孩子们心底切实的期盼。当“特岗计划”的实施,大批年轻且素质高的教师资源流向农村,让无数农村的孩子离“教育公平”的梦想越来越近。

在采访几位特岗教师时,许多人都提到了“爱”与“感恩”这两个词,在他们眼中,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而选择了特岗教师,让他们在这份神圣的职业中,更加懂得了付出爱,更加懂得了感恩。这,成为了许多特岗教师坚守的最好理由。

人们都说,活着,就要活出自己的价值;活着,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岗教师们的坚守,不仅诠释了他们的青春价值,照亮了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我们钦佩他们的选择,敬佩他们的勇气。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这样的“园丁”,为需要浇灌的“花朵”们带来阳光和雨露。

新闻推荐

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扶贫攻坚

(上接第一版)胡焯对灌阳县近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抓好***是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重要工作,灌阳县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近特岗教师———筑梦乡村 用激情诠释无悔青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