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塘古村一瞥
巨塘清牌坊上浮雕
雄奇的清代刘氏贞节牌坊
同治七年官府赏赐刘氏贞节的匾
□周昱麟文/摄
我曾下放恭城之两地,前后六年。平安乡巨塘村是我第一次下放的地方。
记得是1969年2月初去的,当时到了势江河边的巨塘大队桐竹8队。因数月劳作泡在水田里,双抢过后,风湿性关节炎便复发。巨塘村水田多,我水土不适,熬到过年,打报告请求转点到和平公社山区的土陂村。而自此人竟无恙,直至后来回城进厂。
掐指一算,插队瑶乡已近50年。人事沧桑,却喜村老支书容义基84了,身板子还蛮硬朗。
桂北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的巨塘村委巨塘自然村,位于该乡的南面,南边与莲花镇隔势江河相望。北距乡政府约8公里,距县城9公里。平恭(平乐至恭城)公路由东至西绕村而过。往北过黄岭村西北直上恭城,东北连接着恭城高铁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出行十分便捷。
该村常住人口237户,近900人,都姓容,90%为瑶族。汉族约100人,其余有壮、黎、高山族。据容氏族谱记载和容义基老支书说:容氏发源于甘肃省敦煌县。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族人从甘肃过广东新会市荷塘镇定居,繁衍至14代。第十五代容珍,为容氏来恭城之始祖。当年与其弟定瑞来桂北经商。见此地水土气候环境好,决意在此定居。迄今,容氏家族从广东过巨塘已近600年,繁衍有24代人。
据老一辈人回忆,从前这里是势江古河床,河水绕过村子,流进村前后的低洼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塘,面积有50余亩。早在明万历年间,村名已改为“巨塘”。直到解放初期,为开辟场地扭秧歌,才把大水塘填了。现在村委大楼旁的灯光球场也是后来填起的。
至今螺蛳山边还有个庙,山下有个挑水岩。洞不大,有地下河与外界相通。村里共有三个岩,挑水岩之外还有扑地岩和红岩。红岩较浅,扑地岩在长山南面,上接红岩,北连挑水岩。岩口朝南,洞口约1.5平方米,十分险峻。进岩须弓腰蹲着走。行约50米的“之”字形路,至头岩。内宽敞空旷,可容纳两三百人。再经一通道至里岩,更为轩敞,可容纳上千人。其中有连接外边的亮岩和地下河的水岩。亮岩阳光照耀,凉风习习;水岩清澈见底,游鱼往来穿梭。当年躲赣军和日本鬼子,全村二三百人把吃的用的都搬进去。因易守难攻,敌人围攻逾月亦无可奈何。现为生产队用作仓库,贮藏红薯、芋头、柚子。
村里的古民居建筑颇有规划,东西、南北各有两条里许长的巷道,整个村的数百间民居呈“井”字形布局。巷道青石砌基,取河边的鹅卵石镶铺路面,称为“花街路”。外连乡道、县道,往来极方便。为防盗,东西两巷出口处各有一道杂木做的闸门,十分坚固。门口和墙壁上均设有炮眼和枪眼,由村自卫队派人驻守,以保村庄安全。
现存的古民居多保存完好,分布连片集中。一些民居至今仍有居民生活使用,延续着传统的生态活性。
定亁祠为纪念从广东过恭城来的始祖容珍(字定亁)而立。兴建于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建筑总面积83.65平方米。格局为二进三座。前座为道朝,中座是正堂,后座为厨房。周围有风火墙,墙头有斑爪,庄严而肃穆。祠堂大门外有一平台。走上平台,抬头可见门额上“定亁祠”三个镏金大字。右边挂一块“进士”匾,为而舒中康熙丁卯科第五名举人,选授湖南岳州巴陵县知县时朝廷钦敕。左边挂一块“武魁”匾,为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中礼点第二十九名武举时钦敕。过了大门,经道朝过天井,两头各有三级石阶步入正堂。正堂深近9米,轩敞明亮,墙与道朝齐,但比道朝高,形成二进高低有别。堂里设祭台,上立有始祖和历代各先祖的灵位。古祠堂兴建迄今已384年,仍保存完好。
秀峰祠在村子的长山背后,为祭祀十一世祖如璧长子秀峰而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兴建。文革以前生产队曾用来做猪场。2000年重修。秀峰为村民容仪那一房人的先祖,现该房人口已繁衍至500余人。
云峰祠为纪念如璧次子云峰而立。兴建于光绪癸卯年(1903年)。大门是双重的,花窗雕饰精美。建祠堂用的青砖,极讲究。容老说,当年请工人来一天只准磨三块。云峰为村委主任宏基(珍公20代孙)那一房人的先祖。现人丁繁衍有440余人。
自明清以来,巨塘村就有习武和读书的传统。村子南面和北面建有文修房和武修房。为守护村落,村民习武成风,请来外地武馆的师傅教授武术技艺。45岁的容仪说,他从小就和村里的一帮后生学拳术,由叔公容景春传授,学南拳、小三门,并学舞狮子。每天舞狮子之前先打拳后练习兵器。常习的兵器有三叉、大刀、双刀、棍棒、铁尺、钩镰枪、长短棍等。可惜这些兵器后来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全毁掉了。
村子南边的文修房,是专门供子弟读书习文的。
村人禀承祖训,世代勤奋耕读,诗礼传家。自明清以降,村里出过三个武举人(有武魁匾),二个文举人,两个进士。其中而舒中康熙丁卯科第五名举人,选授湖南岳州巴陵县知县;第八代中礼点雍正癸卯科第二十九名武举,容自强、容德宇分别点同治癸酉科第十六名和四十五名进士,本真为同治七年(1868年)武举,朝廷赐的匾,现还放在老屋。此外有武庠生37人,文庠生32人,增生、贡生、监生、太学生36人,家谱均有记录。文、武修房至今保存完好。
坐落在村北,傍山而立的灵安庙,原为本县的一大庙宇。从庙门前碑文看,始建于乾隆庚子年(1780年)。嘉庆二十五年重修。后在文革时毁坏了,拆除的砖木用去做了巨塘小学和村公所。现重建成小庙,门口还有一老牌坊的碑记,已是断碑残文。
从前,古庙东南西北四面竹木成林,古树连云,桂蕊飘香。庙前有一平台。从平台拾级而上,即至天井。过天井进正殿,里面设三个神龛。右边神龛供有武圣公关羽和关平、周昌的塑像,左边神龛供有周王公周渭神像。中间神龛供有风、云、雷、电诸神像。殿右面悬一口大铁钟,左面置一个大鼓,为求神敬神的香客所用。
庙宇森然巍峨,旧时曾有些传闻故事:民国时,有一年当地发生瘟疫,人畜不安。村人斋戒,虔诚祈祷,打蘸七日后,瘟疫除,人畜安。另有一年久旱无雨,眼看颗粒无收。村人隆重祭祀,喜得甘霖,遂获丰收。
巨塘村原有新老两座牌坊。老牌坊在村前正东方,为容氏九世祖而泰祖太婆龙氏所建,惜久已毁坏。新牌坊在村头南面,兴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三年始成。至今已140余年,仍完好无损。
新牌坊为朝廷表彰容氏十四祖修职郎世楷太婆刘氏所建。刘氏16岁婚配,七载无生养,世楷公弃世。她天姿国色,富有田产,23岁寡居,坚贞守节47年。收养两个孤儿抚育成人,家教甚严。每日课子读书,督促其习武强身。养子容本真在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武举人。光绪元年十月,刘老夫人年届七旬,朝廷为褒扬其贞操志义,下旨旌表兴建贞洁牌坊。
从村南面进村,可见巍峨雄奇的牌坊耸立村头,蔚为大观。整个建筑接口无缝,技艺高超,雕刻生动古朴。工程制作十分艰巨,为瑶乡劳动人民智慧之结晶。容老感慨地说:“文革时,这座牌坊差点被毁掉。多亏当年的老书记急中生智,连夜让‘四类分子’把毛主席语录标语写在了牌坊上。才免遭红卫兵的损毁。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牌坊上的大红字。”
新闻推荐
龙脊镇小寨村发生火灾后,社会爱心人士向村民伸出援手。(资料图片)桂林是一个有爱的城市。这里,活跃着众多爱心组织与爱心人士...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