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一些孩子放学后仍然不愿回家。记者桂晨摄
?舞蹈课上,大家一起欢乐。通讯员芮建鑫摄
▲每天中午,一些家属会来学校接孩子,但有一些孩子要自己回家,有的中午吃面包粽子就当做一顿饭。记者桂晨摄
7月19日上午,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竹山小学教室的黑板上,留下了学生们字迹工整的几句话:我们会想你们的,老师你们辛苦了……在从7月13日到18日近一周的时间里,来自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的16名师生与竹山小学31名孩子相互碰撞,共同成长。“95后”的大学生与“03后”的孩子们在短暂的时光一同经历了什么难忘的事?这次碰撞又给大家留下了什么?
□本报记者桂晨
孩子的哭泣曾让他们手足无措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的这支实践团队是由校团委、学生会和社团心理健康协会的学生骨干组成。然而,第一天的“破冰”游戏却让“身经百战”的大学生们顿时手足无措了。原来,7月13日到达竹山小学之后,大家为尽快组建团队,和孩子们一同玩起了“破冰”游戏。经过一轮轮的分组、游戏,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当轮到一个小男孩上台表演时,他却紧张地站在原地,闭上眼睛,直流眼泪。这急转直下的气氛出乎实践小分队师生的意料。小男孩的表姐也跟着哭了起来。
团队指导教师程丽红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作为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的她觉得有些棘手,她轻轻拉着孩子走到一旁,试图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刚开始的时候,小男孩很封闭,不愿意与人交流。”程丽红说,见孩子不搭理,她便说:“老师问你,那你用点头、摇头来告诉老师,好不好?”小男孩静了下,应允。“老师们是不是很棒?”“你想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程丽红没有直接问孩子的感受,她想从旁打开孩子的内心。随后,她和小男孩说,你看,大哥哥大姐姐也是这样一步步“锻炼”过来的。渐渐地,小男孩才放松下来。
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大家对这样突发的情形进行了探讨。表面上是因为让孩子当众表演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让他不知所措,但这背后是单纯的缺少表演机会,还是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觉得需要进一步关注。但是,“大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很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的生活。”团队成员朱晓玲说,在小分队成形之前,指导教师梁杰和程丽红就反复交代他们。
从7月14日开始,朱晓玲与其他13位同学开始了正式的关爱辅导课程。而这群大学生也成为近年来“吹”进竹山村的一股清新的风,让这个酷热平静的暑假有了一丝凉爽。
大家驻扎的竹山村,沿着一条叫做平江的河流狭长分布,竹山村共有800余人。在这个经济条件并不算差的村子里,有一所竹山小学,由于撤点并校,现在有200多名来自莲花镇、平乐县附近村子的孩子前来就读。
“我们行政村共有100多个孩子。听到有前来支教的大学生,在村团支部的宣传下,首先报名的就有20多个孩子。”刘桂华是村团支部书记,她说,这是近年来第一批驻扎时间较长的大学生,孩子和家长都很积极关注。据了解,竹山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南面,北靠集镇,南接平乐二塘镇,距县城15公里,辖竹山脚、红岩、新桥头、南山桥4个自然村。
音乐、舞蹈、国学、朗诵、绘画、英语、手工……在教室后面的课程表上,能看到孩子们5天的活动安排,以学习《论语》为主线,共安排了20多节课,劳逸结合,一改孩子和家长以为是课外辅导班的“刻板印象”。尽管早上9点开始上课,但是总有十几个孩子每天7点钟就来了,中午恋恋不舍地回家吃饭之后,马上又回到学校,和老师们“腻”在一起,欢声笑语阵阵。
“他们最缺的是陪伴”
“老师你们辛苦了,我们一定会想你们的,你们会想我们吗?”“老师,我们爱你们!”7月18日上午,实践小分队要离开竹山小学了,在教室黑板上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字迹,孩子们并不吝惜表达他们的喜爱与不舍。
这一次分别,让参加学习的孩子、支教大学生以及负责联络的村团支部书记在内的不少人红了眼眶,晶莹的泪水后,是难忘而又颇具启发与思考的五天。
这是“Kitty”(一位三年级小女孩)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英文名。此外,折叠小青蛙、花骨朵儿,一起做“破冰”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内容孩子们平时都没有接触过,尤其是女孩子,往往下课了,还纷纷围着老师,一张纸一张纸仔仔细细地折叠起来。而经过短短时间的交流,孩子们与比他们大10岁左右的哥哥姐姐们便亲昵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有戒备心,但相处这一两天,他们就会向老师们撒娇,和这些哥哥姐姐们亲近。”刘桂华每天都会到小学看看大家,也捕捉到了这些天大家情感愈加深厚的变化。
“有个女孩是隔壁村子的,第一天中午就在教室啃面包,上学路那么远,却很好学。”卢晓竹是孩子们的手工和英语老师,她说这几天女孩中午和他们一块儿吃饭。仔细打量啃面包的女孩子,黑黑瘦瘦的。据了解,尽管她每天由母亲接送,但是,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之外,家人无暇顾及她的学习生活。而这样的情况在留守儿童的家庭则更为突出。
被大家称为“副班长”的小姑娘今年读六年级,她的母亲四五年前便外出打工,父亲在家务农,自己照顾小她5岁的妹妹和生病的奶奶。“妹妹就是她带大的。”刘桂华对“副班长”啧啧称赞。“副班长”身材瘦弱,手上戴着很多手链和一块手表,午饭时,她和妹妹一人吃完一个粽子,就算解决了中餐。
“他们的父母每天忙于生计,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手工课老师曾雪蓉印象深刻的是,在报名当天,有一个很喜欢画画的女孩,自己带着绘画作品来给老师们看,而她的这些爱好特长,父母常常无暇顾及。“他们很需要肯定,很需要关注与培养,但是父母太忙了,没空理他们。”在采访中,记者与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时,也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才艺与爱好并没有去了解注意,他们忙于生计,务农打工,精力有限。
一下课,孩子们打赤脚在操场上奔跑,好奇地围着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想要“玩一玩”大块头单反相机,和城里的孩子缠着大人要手机玩一会儿游戏一样,“这里的孩子不怎么缺乏物质,缺乏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东西。”曾雪蓉表示,他们最缺少的是陪伴。
的确,和这些读一至六年级的孩子聊天,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知道TFBoys(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歌唱组合),他们尽管没有手机,却知道询问老师的微信和QQ号码。在离开后的第二天,就有孩子加上记者的QQ,成为好友。
如何让留守儿童内心不留白
实践小分队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报名的孩子中,有七成属于留守儿童。“这几年村民出去打工比较多,柑子、柚子等果树死了,村民就外出打工了。”村团支部书记刘桂华介绍,就在上个月,村里进行了调查统计,整个行政村共有20多个留守儿童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占到全村儿童总数近两成,而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况就更多了。
孩子们正读低年级或者中年级,性格普遍内向,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在走访中,一年级的小成让队员李宗格外心疼,李宗说,小成的父母可能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导致他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李宗和几位老师同学专程探访了小成的家。小成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家里房屋墙面破损多时,爷爷奶奶目前仍然在务农。据了解,小成的爷爷奶奶平时都比较溺爱他,但在教育孩子上却缺乏方法,对孩子的管教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面上。
“有些孩子喜欢让我背他们,或者抱他们,可能他们想体验父母拥抱的感觉吧。”负责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李宗说道。
曾雪蓉则说,自己从小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也曾是留守儿童,她坦言没有人陪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经历一度让个人的内心世界很封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无论是父母还是祖辈,关注的焦点大多是孩子基本生活与安全,其他的问题往往无暇顾及。
“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留守现象,每个面临这一问题的家庭都应该意识到并积极去克服留守给孩子内心带来的缺失。”程丽红说,“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帮助是儿童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导致父母监护和亲子教育的缺失‘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也相应较少,因而较容易出现消极的认知。”
查阅当下学术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在抽样调查中,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维度上得分大都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此外,程丽红还表示,不少文献反映,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专项测量时数值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也解释了第一天开展教学时,小男孩突然哭泣的情况。
竹山小学的个别老师和村团支部书记刘桂华也经常过来看看,他们也想要获取更多新的认知。然而短暂的5天却让孩子们和他们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对留守的孩子来说是好事。他们非常欢迎也非常希望拥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培训与干预。而程丽红则表示,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还可以对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给予一定培训,尽量让留守的孩子内心不留白。
新闻推荐
刘志勇率自治区普法检查验收组对桂林市检查验收后认为桂林“六五”普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通讯员韦益)今年是全国“六五”普法工作收官之年。9月10日至11日,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志勇率领的全区“六五”普法检查验收组,对桂林市“六五”普法工...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