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恭城新闻 > 正文

恭城:绿色发展亮点纷呈

来源:广西日报 2015-01-28 17:14   https://www.yybnet.net/

刘先春 李振杰 张祥生 甘 辛

刚刚过去的2014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绿色发展好戏连台: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通车在恭城设站;燕子山风电场即将并网发电,清洁能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百亿元旅游招商项目签约,旅游开发迈出新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水果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获得上级肯定,中高考再创佳绩(高考一本上线245人,2人进入广西前100名;中考一等生367人,居桂林市12县前列);获得“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14中国十佳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

百亿元旅游项目建设“大公园”

2014年,恭城旅游招商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签约4个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近130亿元。

重庆四象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旅游景区开发项目,100亿元项目资金落户恭城,计划10年内打造2个5A景区、2个4A景区;桂林泰然国际旅游发展公司签订了燕子山旅游开发项目,投资额26亿元,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计划总投资3.5亿元的龙虎关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总体规划已完成初审。可以预见,数年之后,恭城将成为一个美丽迷人的“大公园”。

恭城已明确将生态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2001年以来,该县按照“观文物古迹,品瑶乡风情,赏生态风光”的发展思路,建成红岩、社山、大岭山、邓扒等20多个富有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富裕生态家园示范村,并以节庆为载体,把生态田园风光与文化、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桃花节、十一届月柿节,恭城桃花节暨恭城油茶文化节成为桂林唯一入选的“广西十大节庆旅游品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红岩村,成为在广西推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五种模式之一。恭城2012年捧回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牌匾;被列入2012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2014年,再获“中国十佳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称号。

恭城旅游的特色,主要是推出以“乐享四季恭城”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精心打造“春之花”(大岭山赏桃花)、“夏之凉”(燕子山天然生态草原徒步户外游)、“秋之实”(游恭城果海)等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被列入桂林市乡村农业旅游精品线路。策划一批集“特色小吃、民俗表演、体验互动”于一体的休闲游乐项目,打造具有恭城特色的文化探究之旅(以文庙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文化、以武庙为代表的关公文化、以湖南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梅山图》等为代表的瑶族文化、以朗山古民居等为代表的村落文化、以恭城油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廉政教育之旅(以周渭祠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民俗体验之旅(油茶文化节、盘王节、婆王节、花炮节、河灯节等),生态观光之旅,休闲度假之旅。

好的思路推动旅游业稳步发展。2014年,恭城编制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全县重点旅游片区发展规划(2014-2020)》和《燕子山高山草原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确立了“一核一带三组团”的旅游发展定位。瑶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2亿元,盘王阁及配套工程基本完工,春节前将对外开放;水寨项目完成征地720亩,项目规划方案正在优化论证;文化休闲创意园建设快速推进;恭城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安乡社山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特色旅游名村;民俗文化及旅游节会活动丰富多彩;实现旅游总收入11.96亿元,增长19.2%;接待游客138.72万人(次),增长6.8%。

特色种养沼气托管大突破

恭城2014年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三突破,即农村土地流转有新突破、特色养殖有大突破、提升“恭城模式”生态农业有重大突破,喜获“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十佳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土地流转开辟特色种植新局面。恭城制定《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去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6万亩,累计流转3.2万亩,建立50亩以上的槟榔芋、茶叶、辣椒、紫甘薯等流转示范点130个,大棚种植、网棚种植等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恭城还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月柿、椪柑两大水果为主打品牌,金银花、葡萄、食用菌等特色种植竞相发展的格局。水果标准化生产面积24.55万亩,示范点优果率达91%。近日,恭城荣获“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荣誉称号。桃类、夏橙、葡萄等春夏熟水果产量突破10万吨;茶叶新种5200亩,累计种植近2万亩。

特色养殖开辟增收新通道。恭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加大对养殖业发展扶持力度。新增生猪、竹鼠、肉牛等规模养殖场41户,出栏生猪21.39万头。特色养殖异军突起,养殖娃娃鱼1.1万余尾,出栏竹鼠34万只,“恭城娃娃鱼”“恭城竹鼠”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评审。该县成为华南最大的竹鼠养殖基地,竹鼠深加工取得突破,亿富升竹鼠加工系列产品获得了QS认证,成为放心食品,拉长了竹鼠加工的产业链。

“全托管”破解难题,“恭城模式”焕生机。为破解农村沼气池原料不足的难题,立足规模养殖、规模种植初现成效的实际,恭城率先试行农村沼气“全托管”服务工作,引进了桂林市新合沼气设备有限公司,由公司对试点的运行和推广进行市场化运作,把原来一家一户发展的“猪-沼-果”小“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提升为“规模化养殖+公司化沼气全托管+集约化种植”的市场化、规模化大“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沼气“全托管”是一种协议委托式管理服务,以“公司+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农户”模式运作,即农户家用沼气全权委托沼气服务公司管理,公司负责沼气的进料、出料及日常维护,确保农户基本生活用能,农户按使用沼气数量实行先充值后刷卡消费的农村沼气管理模式。沼气“全托管”试点扩面至9个乡(镇)覆盖农户1021户,使一些因家庭养殖萎缩而产气不足的沼气池“复活”。

不离村一样享受城市文明

漫步在恭城的嘉会乡百年老街,脚下是怀旧复古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商铺门匾,修旧如旧的骑楼保留着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彰显“坡屋顶、小青瓦、白粉墙、吊阳台、木格窗”这一桂北民居特色,让你感到处处迸发出的朝气与活力。

2013年,恭城将嘉会乡作为“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按照“四规范(房屋风貌改造、绿化树、广告牌、管线下地)两支撑(公共服务、产业)工作部署,全力打造特色名乡名村,创建绿色生态旅游示范乡,共建设项目20个,实现了乡容乡貌大改变、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龙虎乡作为桂林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正全面推进;栗木镇作为备建示范乡镇也正按计划推进。9个乡镇有3个步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而且嘉会乡撤乡建镇获得批复。

该县的工业园区自升格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以来,园区开发建设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园区工业经济产值税收占全县工业经济70%左右。嘉会乡周女士介绍:她从过去外出打工,到现在家门口就业,开花山工业园给她提供了就业岗位,像她一样有100多名村民都成了腾达木业公司的产业工人,每月工资约2500元,离家庭和孩子比较近,能照顾到家。

该县打造了红岩、社山、邓扒、大岭山、北洞源等20多个风景秀丽的新农村。其农民有稳定的农业收入,有水果流通环节的加工、销售收入,有通过开办“农家乐”旅游取得的非农收入,还享有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农民生活质量与城镇居民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模式,农民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守土不离乡”,一样城镇化、一样享受城市文明。

恭城2009年实施以改造县城建筑立面、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了“民族风貌凸现、生态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最佳”的城乡风貌。去年,该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实施;县城规划区范围火车站组团等5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县城区污水管网(二期)、西河片区城中村改造、政府门前拆迁改造等城建项目进展顺利。恭城镇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莲花镇高桂村、矮寨村列入了全区乡土建设示范点;平安乡社山屯被命名为“自治区特色旅游名村”。杨溪、朗山等12个古村落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是全区获此称号数量最多的县。

沼气名县崛起3大风电场

恭城瑶族自治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开发新能源这一有利机遇,积极开发风电项目,发展生态工业,目前已开工建设燕子山、园石山、西岭3个风电场,其中燕子山风电场即将并网发电。

该县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导农民开发利用沼气能源,累计建有沼气池6.78万座,入户率达89%,入户率居全国第一。2011年,该县被正式授牌命名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该县还努力向清洁能源建设迈进。燕子山风电场项目于2012年4月18日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批复,2012年12月获国电集团公司投资建设批复,由国电广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总投资约5亿元,装机容量4.95万千瓦(1500KW×33台),项目预计年利用小时为2487多小时,年上网电量1.23亿千瓦时,年产值7300万元,每年上缴税费1300万元。

据悉,该县是全国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之一,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开发潜力巨大,预计可开发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规划开发面积179平方公里,预计装机容量24.75万千瓦。

喜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4年8月29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恭城2013年底有百岁老人33人,占总人口率为十万分之十一。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统计,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7.09岁,比2010年全国人均寿命74.76岁超出2.33岁。

其长寿现象的形成,是长期以来瑶乡人民坚持生态发展、循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上天给了恭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森林覆盖率达80.93%。此外,各族同胞一生勤劳,作息极为规律,生活有序,养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习惯。最具特色的饮食习俗是打油茶,“恭城油茶”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人民还保持着良好的传统风尚和美德,倡导男女平等。县内丰富多彩的民俗、歌舞活动极大地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奔小康。整个恭城文化积淀深厚,尊老爱老蔚然成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也为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了条件。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对恭城评价很高,他认为恭城是一个“美丽宜居长寿的好地方”。他认为,恭城人一是生活方式比较好,其中最重要的是心态好,生活方式决定个人的健康与长寿水平;二是发展方式好,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包括解决好发展的宗旨、发展的结构、发展的重点、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特色等多方面内容,坚持发展必须惠及民生,增进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良好的发展方式是推进寿乡持续发展的法宝。

该县县委书记程权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促进自然生态和人文经济的协调发展,放大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感受长寿文化、探索长寿奥秘;把发展长寿文化、长寿经济纳入全县发展战略,把长寿文化与各项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努力发展好长寿产业、现代养生业、生态旅游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深入持续的探索老龄事业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长寿之乡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长寿。

新闻推荐

聚焦古村落 ——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督办民进广西区委提案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民进广西区委提案加强广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建议广西历史文化村落基本情况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有18万个村落。目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仅有277...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恭城:绿色发展亮点纷呈)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