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平南新闻 > 正文

春节将至 年味渐浓

来源:贵港日报 2019-02-02 10:54   https://www.yybnet.net/

市民刘三峰展示他手写的春联。(蔡恒敏摄)年粽,年年中。(陆小洁摄)晒腊味,过大年。(蒙思婷摄)买盆花,美美地过年。(蒙思帆摄)赏花灯,迎新春。(郭苔摄)市区年味十足。(谭晓军摄)编者按:春节,自古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贴春联、杀年猪、扫尘、蒸发糕、吹米饼……人们虔诚地遵循着独特的过年习俗,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本报记者用温暖的文字,把浓浓的年味带给读者。

手写春联:书韵墨香暖万家

本报记者覃光英

“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出崭新的春联。贴春联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年俗之一。

近日,在覃塘区东龙镇开展的教育系统“千名教师春联贺岁暖万家”活动现场,阮寺小学校长韦书兵笔走龙蛇,“政策暖心照新春,人勤春早奔小康”14个字跃然纸上,这是他为贫困户韦寿胆写的一副春联。“韦校长特意为我写的春联,应人应情应景,让我感觉新的一年将会更有盼头。”韦寿胆笑着说。

韦书兵受长辈的影响,从小练就了写毛笔字的功夫,每年春节前,他都乐于提笔为乡亲们免费写春联。“看到乡亲们拿到春联时高兴的样子,我就感到十分满足。手写春联是我国的一个文化传统,我们坚持手写春联,也是守住我们的文化传统。”韦书兵说。

近年来,印刷体春联逐渐走向市场,因为快捷方便,受到大众欢迎。但手写的春联朴实、自然和内容可当场定制等原因,更受到文化人或守传统的人青睐。在市老年大学门口的手写春联摊点前,市民李女士选择“生意如同春意美,财源更比水源长”的内容,交与摊主一番书写后,一副崭新的春联就完成了。李女士家是做生意的,她说:“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毛笔落在喜气洋洋的红纸上,见证春联每笔、每画的诞生,纸墨飘香,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手写的春联也更能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期盼。”

杀年猪:庆丰收,睦邻里

本报记者蒙思婷

1月30日早上,覃塘区樟木镇元金村村支书黄胜伟的家里变得比往常热闹,他和村里的几户人家,要在今天一起“杀猪割年肉”。磨刀、烧水、开膛破肚、分猪取肉。备好了过年最普通、也最重要的食材后,大家就在这欢乐的气氛里,一起就着简单烹煮过的美味大肉举杯共饮。

今天在黄胜伟家里一起割年肉的有3户人家,黄作家是其中一户。黄作说,过了小年,村里的人家就会陆续“杀猪取年肉”,通常是几户人家一起到养有土猪的人家里选猪买猪,再一起宰杀分肉。以前大家都不富裕,七八户共分一头猪,如今都缩减为三四户了。

“这头猪养了近一年才110多斤,每户分到十七八斤猪肉。家养的土猪不吃饲料,只吃蔬菜、玉米等,品质十分优良,简单的清水烹煮就能飘出鲜香的肉味。”黄作说,杀年猪时旁人也喜欢围观,主要看“抵不抵手、划不划算”,若是觉得满意,就会选买同一户人家养的土猪。

“以前家里穷,没有现在的好生活,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肉,不管肥的瘦的,能吃上一口那是真香!”坐在一旁的元金村妇女主席李桂荣说,自己也养猪,到了年尾的“开刀日”,猪肉都是半卖半送的,唤上一桌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场面热闹,人也开心。

肥美的猪肉有着丰腴、富裕的美好寓意。即使到了今天,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在小年过后置办大肉的传统还是延续了下来,村民以此庆祝新年、招待亲朋好友。大家坐在一起热闹地吃肉饮酒,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扫尘:除旧布新

本报记者李园园

春节前扫尘是我国迎新年重要的一项习俗,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寓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春节前,各家各户陆续开始岁末大扫除,擦窗、扫地、清洗窗帘等,干干净净过大年,清清爽爽迎新春。

市民赵女士今年从腊月十七就开始忙活,扫地、整理房子自己动手,但天花板吊顶因为较复杂,清洁起来难度高,她特地请保洁员来帮忙,两个保洁员足足忙活了5个小时,家里焕然一新、窗明几净。“清洁费相比平时涨价了,每小时40元,虽然有点贵,但是大大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赵女士说。

记者近日走访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前选择家庭保洁员打扫卫生的人逐年增多。

发糕:岁岁发,年年高

本报记者梁春梅

发糕、粽子、粉利是贵港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岁岁发,年年高”是流传在民间的一句谚语,表达着人们对“三件头”中发糕的钟情。

莫细娇和丈夫梁建锋做发糕等糕点售卖已经有8个年头。2016年,她和丈夫在市区安居市场经营一个小吃摊点,卖的都是自己做的小吃:粽子、发糕、马蹄糕、芋头糕等。临近春节,发糕受到市民热捧,每天都卖出十几托。“吃过这里的发糕,味道松软且甜而不腻,我们全家人都爱吃。今年刚搬进新家,没空自己动手做发糕,就来这里买了。”1月30日上午,记者在莫细娇的摊点前采访时,市民蒙先生前来购买发糕,他对这里的发糕赞不绝口。“过年吃发糕是一种习俗,期盼新的一年事业家庭节节高。”蒙先生笑呵呵地说。

发糕是一种用粘米粉和红糖或白糖做成的民俗小吃,由于发糕在制作时会不断发酵膨胀,“岁岁发,年年高”的谚语由此得来。刚蒸好的发糕热气腾腾,松软甜香,深受大人和孩子喜爱。拜年时,送上发糕、粽子、粉利这“三件头”,寓意新年发达,诸事顺利。

腊味:千里寄深情

本报记者张日芳

两包腊肠,一串腊鱼,腊肉若干。1月31日上午,家住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樱花路的农少珍签收一个快递邮件,打开,浓郁的平南味,太妙了!8年了,每年这个时候,签收一箱大安腊味,是她的一道“美味”。

这箱腊味,寄自广州。农少珍说,这是老姐姐周登秀亲手做的,飘香的是腊味,藏着的是她们老姐妹的珍贵情谊。

原来,农少珍与周登秀曾是平南县丹竹高中同事,两人分别于2011年、1996年退休,后分别随儿女在西安和广州生活。“在丹竹高中,我教物理,周姐在财会室,我们是十几年的好邻居,一起种菜,一起上街。”农少珍说,周大姐很能干,热爱厨艺,每年冬季必腌制腊味,与朋友同事分享。

大安腊味历史悠久,美名远扬。周大姐所制腊味,显得更加珍贵。农少珍是平南人,对于大安腊味有着浓浓乡情。“以前大家一起住校,冬天常一起挂晒腊味。周大姐会做,肉料、米酒、酱油,经她手一折腾,以及太阳和寒风的作用,美味完美结合。我太忙,常错过制作腊味的好天气,有一年我什么都没备有就到年了,一天中午周大姐说,放心,我预有你家的。”农少珍忆起往事仍觉温暖。

几块腊肉,生活小事。但正是这种不经意,见证了农少珍和周登秀之间的情谊。周登秀退休后第一次在广州过年,也不忘亲手制作腊味,分给广州新邻居和寄给在平南的昔日同事。

2011年秋,农少珍退休,离开平南到了大西北西安市生活。当年除夕前,她收到周大姐从广州寄来的自制腊味,姐俩在电话上唠了半小时,呵呵笑,很激动。“那是我们心中的大安腊味!太多感情揉合在里面。”农少珍说。

米饼:承载乡愁的年味

本报记者陈榕玲

1月29日中午,桂平市蒙圩镇街上熙熙攘攘,对联、灯笼、糖饼等……满街浓浓的年味。其中最多的是米饼,几乎每一家年货店都有,甚至卖菜的大妈也拿了一袋放在菜摊旁售卖。

过年吃米饼、探亲访友送米饼,远离家乡带米饼......米饼是蒙圩人最具传统的年味,以软糯、香甜著称。“尽管现在有各种各样现成的年货,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米饼好吃,有家的味道、有年的氛围。”流澜村的江燕玲对记者说,村里人基本上都是腊月二十左右就做好米饼了。正说着,上小学放寒假在家的女儿拿着一个米饼欢快地跑出门去找小伙伴玩了。

“今年腊月以来我做了200多斤糯米的米饼了,全部是手工做的。”温志芬在蒙圩街上经营茶叶店,因为做得一手好米饼,每年过年前都有亲戚朋友托她帮做,特别是在南宁、广东等外地的亲戚朋友,忘不了家乡的味道,在年前一定要寄到。

由于名闻遐迩,蒙圩米饼现已发展到规模生产。在蒙圩街上的一家饼屋里,黑米饼、紫米饼、酥米饼等琳琅满目,每个米饼都有独立包装,配有精美的礼品盒。在记者采访时,就有五六名顾客来买米饼。

粽子:跨越万水千山的家乡味

本报记者陆小洁

1月28日小年夜,标婶忙着煮米粽,这些米粽出锅后将跨越万水千山,将家乡情带给外地的家乡人。

标婶叫李桂珠,是地地道道的桂平街坊。标婶的大女儿在武汉工作。“我每年包的第一锅米粽都先寄到武汉给女儿,她总是说‘妈妈,米粽好好吃,朋友们都说好吃’。”标婶骄傲地说。

标婶的女儿春节假期短,只能元宵后或清明期间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是,过年的味道却没有因此冲淡,那是因为吃上妈妈包的米粽。

标婶在街边开了个小食铺,做得一手传统美食,米粽尤其得食客认可。

标婶包米粽已经有十几年,每年的10月到春节期间,她都忙着包米粽,平均每年包1万条左右,最忙的时候,连续三天不睡觉赶制400条米粽。“我的米粽馅料有绿豆、香菇、猪肉。”标婶现场打开一个煮熟的米粽向记者介绍。这是广西传统的“枕头粽”,吃过标婶米粽的人,都会成为“回头客”。邻居黄姐的大姑在广东定居,有一次回乡过年吃了标婶的米粽,就欢喜地说:“这才是家乡的味道。”马上下单买了80多条带到广东送给邻居和亲友,和黄姐的大姑一样,在广东务工的不少人都向桂平标婶定购米粽。

“包米粽很多工作。”标婶说,要把粽叶一张张洗干净、擦亮,准备好糯米、绿豆等,所有的工序都是她一人完成。“这样做出来的米粽质量有保障,才对得起街坊。”标婶说。

“粽”谐音“中”,春节包粽子吃粽子是贵港的传统,寓意年年粽,年年中,图的是吉利,现在更是变成一种传统美食了。

新闻推荐

贵港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1.高切坡建房的花岗岩地区高度风化的土山坡,容易形成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切坡下的建筑物和人员构成威胁...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春节将至 年味渐浓)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