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思)据统计,去年,平南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财政收入18.12亿元,比增11%;固定资产投资205.8亿元,比增16.5%;规上工业总产值298亿元,比增23.3%;规上工业增加值96.2亿元,比增1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0元,比增8.1%。
2017年,平南县大力实施“高铁、高速公路、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六位一体、多元融合”发展战略,以动能、创能、节能、和能、智能、正能“六能平南”建设为具体布局,突出抓好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双重”工作和百日工作提升战、县域(经济)项目大对接、精准招商+“三大活动”,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快进发展势头。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去年,该县华洋、华燕纳米碳酸钙,双胞胎饲料、保利高塑胶制品、同庆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投入1.3亿元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六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6.87亿元。全年主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79家,雄森酒业、红心食品和安泰化工荣获广西著名商标。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4万亩、粮食产量37万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5亿元,增长3.2%。创建“活力龚州”和石硖龙眼2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及17个县乡级示范区,获评为“中国石硖龙眼之乡”。新认证3个富硒农产品、4个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新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1家、家庭农场40家,103家禽畜生态养殖企业通过自治区验收,连续十年获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成功引进广东国通、北京福瑞通等5个亿元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76万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6个,解决2.9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服务产业发展壮大。雄森动物大世界、北帝山旅游区“南雄北帝”旅游项目顺利推进,为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打下坚实基础。奇湖山庄、垌美生态园分别获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和五星级农家乐。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250万吨、集装箱5.25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十三年位居广西内河县级港口第一位。培育发展限上批零企业8家,国美电器、麦当劳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争取自治区转贷政府债券资金8.1亿元,排全区前列。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1%、22.3%。
创新驱动更显突出
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去年,该县创新财政评审复核制度。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国有大五顶林场改革。完成土地确权23.9万户,占任务的97.64%。组建供销社资产管理公司,盘活供销社资产。不动产统一登记、水利体制、商事制度等改革统筹推进。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达庆生物科技等2家企业获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产学研基地2个。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制度,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项、技术合同吸纳和输出14项,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科技计划,获奖补资金240多万元。
开放合作全面深化。保利高塑胶制品、平山和寺面竹木芒编工艺品远销欧美,全县出口总量达3.2亿元,排全市第一。新签约项目5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个,合同投资总额119.29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238.6%。
城乡环境更富生态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去年,该县对迎宾大道、朝阳大道等道路进行“白改黑”和江北大道、二环大道等道路进行绿化、彩化改造,完成城区54处景观亮化改造。建成江南、江北公园,“一江两岸”主题景观带效果初显。梧柳高速、疏港大道、平南二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城区26年“一桥通南北”的历史。开工建设平南三桥和镇隆至大安一级公路。获评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扎实推进平山、大安、马练、大鹏4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大安和平山入选市特色小镇培育名录,平山获评为“广西工艺编织品名镇”。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去年,该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6%。共享电单车进驻运营,成为广西首个拥有共享电单车的县。官成、思旺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硬化村屯道路504条、411.37公里,完成改厨改厕3600户。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0个,自治区级、市级生态村148个。
环境保护成为新常态。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浔江、大同江等23条主要河流及146条中小河流全部明确了责任人,顺利通过自治区河长制中期评估验收。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
共享发展更好惠民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去年,该县筹集资金2.33亿元,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实现16个贫困村、11377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大力发展三黄鸡、百香果、石硖龙眼、优质水稻、柑橘等5个主导产业和猪、杉木2个自选特色产业,打造了3个产业示范点。建设贫困村屯道路283条223.2公里,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647户,平山镇和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期推进,390户贫困户、1880人有了温暖的新家。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去年,该县投入2.15亿元用于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8%。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69%。建成公租房1892套,完成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140套。民办养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3家养老机构获自治区星级评定。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去年,该县投入2亿元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全县高考一本上线822人,4人考上清华北大,平南县中学综合成绩排全区县级高中第8位,再次荣获“清华大学生源地”授牌。在全市率先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常住居民、重点人群及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分别为35%、62%、100%。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开工建设县体育中心和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屯篮球场、农家书屋110个,无线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县老年大学荣获“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称号;县审计局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县工商联荣获2016年“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县地震局获评为2017年度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马练瑶族乡获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
新闻推荐
扶持、奖励项目硕果累累。丁桦《瑶族经书》、陈谊军《红石矶》被中国作协列为重点扶持项目;《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作》、《美丽南方画说西江》、《蓝衣壮组歌》、音乐剧《廉石的故事》、...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