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贵港 今日桂平 今日平南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今日贵港 > 正文

养护为业 道班为家 记优秀共产党员黄振文

来源:贵港日报 2019-11-04 09: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易舟芹

38年来,他以养护为业、道班为家,吃住在养护站里。他所养护的公路好路率一直保持100%,公路绿化率保持在90%以上,延长路的使用期比原设计多了近3年时间,为国家节省大笔资金。他,就是港北区中里乡公路养护站原站长,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共产党员的黄振文。

9月30日,在港北区中山路,记者见到1954年出生的黄振文,记者注意到他的手指关节都比较粗。“贵港至奇石公路从泥路到柏油路到水泥路,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对比起昔日和现今的公路发展状况,1977年便开始从事道路养护工作的黄振文感慨不已。38年来,他见证了贵港市公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非常难走,从城区坐班车到中里要用2.5至3个小时。如今,公路又宽又平坦,不到半小时就到中里乡。”黄振文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为了公路畅通,他和他的爱人覃爱新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严寒酷暑,把整个身心都扑在公路养护工作上。38年来,他们清除沿线路沟累计500多公里,清除塌方近7000多立方米,创造了广西公路养护史上的奇迹。

上世纪70年代,黄振文养护的是泥土路,养路的材料需要自己找。那时候没有机械,夫妻俩靠着锄头、铁铲和斗车,精心养护着公路,填坑、清理路面、疏通边沟。“到了1986年至1996年,有了四轮农用车,就运来石渣、沙子来填坑。”黄振文说。1996年10月28日,他养护的路,建设成柏油路并通车,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黄振文记得清清楚楚。后来,柏油路又变成了水泥路。

2006年7月15日晚,贵港市遭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袭击,部分地区引发了山洪、内涝和塌方等灾害。次日凌晨2时左右,黄振文发现公路上横七竖八躺着被风刮倒的树木,他立即跑回站里搬救兵,时间不等人,大家抬的抬、锯的锯,到早上7时左右,公路实现单向通行,中午11时多,路树清理完毕,全线恢复通车。由于山区里受灾严重,许多群众等待救援,黄振文带领职工及时清除了路障,使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他们也因此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逢年过节,黄振文总让工友们回家与家人团聚,自己坚持上路巡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2007年2月17日,正是大年三十,黄振文巡查到K15公里处时,发现三四十米的路面上洒满了厚厚的一层石碴子。那里是一个大转弯,如不及时清除,过往的车辆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黄振文立即回去叫来自己读初中放假在家的儿子。父子俩齐心协力干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石碴子清理干净,而此时,家家户户已是饭菜飘香、爆竹声声。

“2015年,我退休了,但我还是会经常去养护站那里走走,看看那片我曾经挥洒着青春和热血的土地。我亲身经历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我为祖国作贡献,我骄傲,我自豪。”黄振文铿锵有力地说道。

新闻推荐

贵港市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本报讯(记者张思通讯员杨漾)“红色传奇”纪录片进校园,到“红色基地”寻历史,邀请老党员、退役军人到学校讲“红色故...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养护为业 道班为家 记优秀共产党员黄振文)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