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伟玲
8月21日上午10时10分许,正在接受采访的林益良接了个电话,就让记者稍等一下,随后他拿着一份CT检查结果去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告知病因及下一步治疗建议。
林益良是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多年来他用“火眼金睛”帮无数患者揪出病因,与相关临床科室共同制订诊疗方案,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当天上午,他送出去的这份影像诊断报告,是一名69岁老年女性患者的报告,老人长期眩晕,去过好几家医院都查不明原因,疗效不好。8月20日,患者和家人辗转来到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放射科,林益良判断可能是颈动脉或脑动脉问题,并安排老人做了头颈部联合CT血管增强成像检查,影像结果显示,患者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重度狭窄,同时合并血栓形成,使得脑供血不足,这是患者长期头晕的原因。
“头晕只是表象,一旦血栓脱落将会造成致命危险。”林益良告诉患者及家属,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动脉血液方向流向脑部更细小的动脉,造成血管梗塞,导致脑中风的严重后果。他建议老人到上级医院做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这个手术不仅可能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脑中风的严重后果。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放射科医师只是“看片子”,殊不知这看似简单的“看片子”背后是大量的工作与付出。他们身居幕后,却个个“火眼金睛”,通过影像图像,抽丝剥茧式地发现病灶具体位置,判断疾病凶险程度,帮助临床医师明确病因,与临床医生共同制订治疗方案。
“给患者提供最科学的诊断是我们的初心,作为一个影像学医生,你首先得是一个临床医生。”这是林益良对自己及学科提出的要求。林益良说:“任何一个诊断不能仅依据影像表现,还必须结合患者的检查及既往病史,了解临床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临床医生的工作思路与需求,时刻站在临床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投身到临床诊疗中去,不断提升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体现放射科医生的价值。”近年来,林益良提出了“影像走进临床”的口号,他率先垂范,定期到各学科开展病例讨论,定期请来临床医生授课,共同探讨、解决临床所关切的问题。
2018年7月,一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并伴有抽搐的19岁男子在其他医院被多次诊断为精神病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其父带他到骨科医院找到林益良。林益良通过分析其之前做的头颅CT影像,推断男子可能患上一种较为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并建议患者进行甲状旁腺激素及电解质测定。检查结果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男子的血钙质仅为1.12mmol/L,甲状旁腺素为9.82pg/mL,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其血钙值显著低于正常值,随时有生命危险。根据以上检查依据,临床医生迅速为他进行了补钙、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男子的抽搐现象迅速消失,行为异常的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多年来,林益良凭借高尚的医德修养、高超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带领科室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临床及广大患者的好评与认可。工作之余,他还刻苦钻研,他主持的多个科研课题获得自治区和市本级科技进步奖,他在省级、国家级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2019年第二届医师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贵港市优秀主任”,2018年度“好医师”、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管理者、他带领的放射科团队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医院先进科室”称号。
新闻推荐
客户不幸患病 新华保险速赔8万余元 同时保费豁免,多倍保障持续呵护
年仅48岁的莫女士不幸患癌,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但由于购买了保险,不仅及时得到了赔款,保险公司还豁免了她剩余9...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