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衣壮群众唱敬酒歌。(谢美辰摄)蓝衣壮群众摆起了百家宴。(谢美辰摄)?心姐
两次去港北区港城镇龙井村,不但有幸参观了村委办公楼上的蓝衣壮族文化博物馆,还荣幸地现场观赏了当地村民模仿旧时哭嫁婚俗的哭嫁歌,她们身着蓝布衣,头戴绣花蓝头巾,“新娘”盖着红盖头,手摇一条毛巾,“送亲”的大姐扶着“新娘”,“接亲”的大嫂撑着花雨伞引路,她们演义的是跨出闺房到上轿前的那段,“新娘”边走边哭边唱(壮话哭嫁歌),几十步路要走上十几二十来分钟,一步三回头,那种依依不舍,那份哀怨,唱着哭着,哭着唱着,哎哟,那曲调呀真叫缠绵、凄美,大有不把家人、亲友、姐妹们哭个泪湿衣巾不罢休的架势。呵呵,这是婚嫁现场重现呢,她们那么认真投入,在场的我眼里闪出了泪花,等她们演罢掀开盖头收起花雨伞,拍摄的和观赏的人惊呆了,原来她们刚才是真的哭唱啊,特别是扮新娘的,眼睛红红的,泪痕还在呢。
一位现场的汉族老乡问我,我们那的女孩出嫁也有过这种哭嫁婚俗吗?主要是哭什么唱什么?
是的,我们那也有这样的婚俗,小时候很好奇那些姑姑姐姐们结婚的大喜日子为什么哭?她们哭啥唱啥?上个世纪70-80年代这种哭嫁婚俗依然存在,那时我开始一年年成长为半大姑娘了,按农村习惯,有姑娘出嫁,同族同村或者亲友里的女客都可以做“伴”,有时一两桌(10人一桌),多时几桌,听说过近十桌的,但我没见过。以前农村穷,有亲友姐妹出嫁,只要是女的,不管老少都跟着出嫁的姑娘一起去男方家,俗称做“伴”(应该跟现在的伴娘相当吧),我觉得多数就是蹭吃蹭喝,一般吃两餐,吃了回来,而亲点的或特别好的姐妹则留夜,陪新娘睡一个晚上,第二天午饭后才走,而新娘是第三天回门。所以,我猜测那时的新郎新娘应该在婚礼第二夜才洞房吧,以前的姑娘多是羞涩含蓄的,所以伴娘们“恶作剧”似地代替新郎陪睡在身边,她们也习以为常了,现在姑娘出嫁依然有伴,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没了哭嫁现象。
大概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是可以做“伴”了,一是我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二是那时最小的几个姑姑和堂姐们都到了出嫁的年龄,而我的同学们,若是不上学,也都要陆续嫁人了,农村十几岁就会匆匆忙忙地嫁人,也只有如我般上学的女孩才得以幸免早婚,到大学毕业时,我奶奶可为我着急了,特别担心我嫁不出,见面就在我耳边说村里同龄姐妹孩子都成帮了。
由于常年在外上学,我能够参与的嫁女酒不多。姑姑或姐姐们出嫁,我都会傻乎乎地跑到她们房里。出嫁当天凌晨两三点,家里会做些吃的给女孩吃,饭菜搭配有一些讲究,送到房里来的嫂子或婶子会有些交待,一般是劝女孩多吃些,不用想那么多。吃完还象征性帮姑娘梳头,大概意思是以后娘家人就照顾不到你啰,你得学会独立学会持家,最重要是学会侍奉老公、公婆和姑嫂,不能像在家那么懒那么任性,父母哥嫂说两句还能顶嘴,在那边受委屈也得忍着些……出嫁当天,新娘几乎就没法睡觉,家里人交待、姐妹们吩咐、新娘的哭嫁在这个点算是一个高潮吧。没出嫁的姑娘大概没法体会,也无法想象,怎么能哭出来,但那时那境,即便不是新娘,身边的人也都会跟着抹泪。
我不知道老一辈出嫁是什么心态,但我私下里寻思,哭嫁真正有反抗封建婚姻不自由的不多,那时的农村没什么文化,见识不多,外面的世界她们并不了解,如何反抗?也听伯母说起过,她嫁大伯(同村)时也不知道大伯长啥样,反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家都是这么嫁的,好坏看自己命吧。其实,即使她们婚前互不相识,估计彼此条件不会相差太远。你想想,媒人多数是同村或邻村,大家七邻八里的,出圩入市走亲戚都会见面,做媒的会觉得双方家庭相称,人也没什么缺陷才会走媒撮合,如果家庭或男女双方相去甚远,想必不敢乱点鸳鸯,不为子孙积德,也怕走路被人扔石子吧。这点从老一辈的婚配上可以证实。至于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好多青年男女本来就认识,就算经过媒人介绍认识引见,此后年青人也多数会私下见面和联系。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话,他们都会趁圩日相见,逛街看电影吃碗粉什么的,然后相约下次见面,当然,那时恋人相约见面,也都会拉上个把兄弟姐妹,不是考虑安全问题,而是害羞,怕人家说闲话,没过门的年轻恋人不会同居,如果有没过门先怀孕,一定让村里人背后说闲话。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基本可以算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但女孩出嫁仍然有哭嫁现象,这既是一种民族婚俗的延续,也是一种民族婚俗文化的传承,在村里人认为,出嫁前会哭,哭得伤心,唱得有理有数,说明这个女孩懂事懂道理,懂得感恩。好多女孩的确哭唱得叫人动容,她能把十几二十来年中,父母的养育、兄弟姐妹的呵护、自己的成长娓娓道来,唱过去道未来,除了感恩还有害怕,感恩过去身边人点点滴滴的好,害怕未知的生活,害怕未知的人际。有些人口才超好,出口成章,又有理有节又押韵,这种哭嫁歌唱当以出门那段最出彩,哭声凄厉,歌声哀怨,令所有亲人流泪,这大概也是嫁女之家的酒席一般请的客人极少,而且来的亲戚中多为女客的原因。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城市,也吹向了农村。农村的年青人南下广东,流向城市,慢慢,许多东西都现代化了,农村的民族的老一辈的许多东西也随着“改革”“该放”了,许多年轻人没领证没婚礼,回家的孩子们,不仅仅带回了大包小包,带回了金钱,还带回了媳妇和儿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哭嫁婚俗也就消失了,如今的山歌多见于壮话山歌剧里,偶尔的丧礼上也还有一些大妈大婶唱着哭丧歌,不得不承认,还是这些民俗的东西最能感人,可年青人都不喜欢了。我多次找人帮收集壮话山歌录音录像,特别想找到我小学老师的那些手写剧本,总是不能如愿,那些人大概觉得我不可思议吧,但我还是要找时间想法收集,我喜欢听那些山歌,更想保存这些民族的富贵资源。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近日,贵港市公安局覃塘分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一个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2月7日17时许,10多名...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