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陆安幸)据第三方权威机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贵港市覃塘区今年1-5月,有130天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为92.1%;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6μg/m3、54μg/m3,同比分别下降29.9%、28%,空气质量显著提高。
这个成绩的取得,缘于该区强力推进的5项专项行动:城市扬尘综合治理、“散乱污”整治、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臭氧污染防治、秸秆焚烧。
针对建筑工地扬尘,2018年以来,该区共开展扬尘治理检查10余次,召开项目集体约谈会1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2份,停工整改通知书8份。通过整治行动,基本完成施工现场建筑施工工地围挡、路面硬化、洒水压尘、裸土覆盖进出车辆冲洗、“五个百分之百”的目标。
覃塘区每天派出洒水车辆对城区各主次干道及一级连线汽车大道进行洒水抑尘作业2次;组织交通、交警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严查严管道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以及不执行车辆密闭化运输、带泥上路、运输撒漏等行为。
组织人员对“散乱污”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今年5月底,共整治涉气企业32家,其中关停取缔17家,改造升级15家。对重点企业每月检查1次以上、非重点企业每季度检查1次以上,主要检查环保设施运转情况,跟踪做好污染源的监控,对超标排污违法的企业进行处罚并责令立即整改。
“砖瓦、矿山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定期检查并督促辖区砖瓦企业加强脱硫设施的运营管理、改善原料堆场、硬化厂区、安装烟气在线监控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覃塘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负责人说,对于非煤矿山,多次集体约谈其主要负责人,警醒企业严格按照露天采石场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完善各项环保设施。
目前,该局通过排查,已建立辖区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单位名录,指导有关重点企业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台账,加强废气收集治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记者从覃塘区农业部门了解到,当地粗放型传统农业占比较大,农民习惯把水稻、甘蔗秸秆就地燃烧取肥。为有效治理这一现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该区拨付经费约240万元,成立区、镇、村三级秸秆禁烧巡查小组,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查和宣传密度,做好日常登记,发现露天焚烧秸秆及时予以扑灭,并给予警告教育。并在3月15日,联合贵港理昂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樟木镇举办秸秆收集现场观摩会,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该做法作为全广西秸秆综合利用先进典型推广。
覃塘区还加强应急管理。2018年以来,共有10次对辖区污染企业采取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强硬措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天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陆小洁)6月20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到贵港市调研教育和卫生工作,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满...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