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东龙镇初级中学廖莉荣
许多历史老师都会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但真正能够激发他们热爱历史学科的氛围却是短暂且效率极低的。学生多半一知半解,人云亦云。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记忆性的学科,可以搞突袭,不用技巧和掌握,只要课后抄抄背背,就可以拿到高分。而被动式的学习往往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答题时东拼西凑,不能用历史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平时教学谈谈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一、预习质疑课堂讨论,激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兴趣多半是培养出来的。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当讲到此战争结果时,教师设问:“当时我们的中国已经有了亚洲先进的海军,为什么还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他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吗?”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和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单靠一两个封疆大吏并不能力挽狂澜,其根本原因就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无力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抗争。”通过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设立教学情境,长见识。历史属于一种人文教育,它不仅能开发智力、增加知识积累,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这节内容时,通过视频以及录音,我详细讲解社会背景、政治以及经济环境等内容,进而快速理解历史知识。同时,还布置进行一场历史情景剧,让5位同学分别扮演了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直观还原历史事件。在进行游戏的中间,扮演日本人的同学露出嚣张的样子,台下的一位女生就小声地提示,在此会议中日本人不应该那么嚣张。我让这个女生来说一下理由并表扬了这位女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我给他们观看了陈道明主演的反映五四运动的电影《我的1919》,学生陷入沉静中。我想我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弱国无外交”这一句话深刻的含义;我看到学生们的悲愤从顾维钧弦弦掩抑声声思痛的举止说辞间自然流露。历史活动的组织有多种形式,就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时间空间而言,开展讨论、辩论、知识抢答、模拟角色都是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做主角。学习古今中外历史,可以培养沉着冷静的思考方式,也可以增加内涵,看问题也更深刻。也就是说,历史使人明智,包括看待现实问题。例如讲到经济全球化时,当我让知识渊博的学生说说世界500强公司,有其他的学生就迫不及待的发问起来:“我们有世界500强的企业吗?”“外国的企业怎么那么厉害?”当讨论到在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受到大国的主导,中国应如何应对时,学生们提出答案有些是非常的偏激或幼稚的,比如有学生提出“把污染的工厂偷偷搬到外国去”“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等等。老师应因势利导。假期中。我布置学生观看一些电影有《指环王》《海贼王》等;阅读外国的名著、中国的名著,并要求用一段话写下自己的感受。从历史的高度来把握问题,总揽全局,提高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能力。经常有学生抱怨:历史事件太多,记不住,知识点很容易混淆。其实,做每件事都是讲方法的,学习更是如此。从现在九年级的复习阶段来说,我要求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比如我教他们用数干树枝树叶的形式和数轴的形式,来表现美国的崛起,包括独立篇、统一篇、机遇篇、改革篇。还把美国崛起过程中与中国的关系加上去,1844年签订《望厦条约》,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我们合作反法西斯,二战结束后支持蒋介石内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总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来组织教学,不断营造宽松、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闻推荐
贵港市率先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全生命周期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最快不超21个工作日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2018年,贵港市在建立广西第一家行政审批中介超市的基础上,整合12个部门43个事项再施“新魔法”,率...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