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清黄朝霞
如何从源头上理顺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是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法院必然面临的问题。近年来,覃塘区人民法院着眼于“治本”,想方设法就地化解矛盾,预防和规范诉讼案件,逐渐形成网格化管理的“1234”工作新模式,有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个中心:快速启动联调机制
覃塘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并以诉调对接中心为“根据地”,在辖区10个乡镇设立诉调对接服务点,诉调对接中心与服务点点面结合形成覆盖全区的诉调对接工作网络。
诉讼服务中心指定2名法官专门负责与覃塘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群工部、司法所等部门沟通联动,承担管理指导、纠纷分流、矛盾调处等日常任务;聘请14名律师为特邀调解员,每日轮流值班,协助化解纠纷工作。乡镇服务点则安排固定法官与镇、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组成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基层的纠纷由镇、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需要法官协助的,及时联系法官,共同化解矛盾。
诉调对接中心及延伸建立的服务点坚持“早发现、早处理、早见效”的工作原则,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群众需要,法官随时出现。2018年以来,诉调对接中心及服务点共化解纠纷300余起,快速、便捷、经济的工作方式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两大平台:法律服务无可挑剔
2018年3月,石卡产业园区某建设公司与某商贸公司产生购销合同纠纷,涉案标的超500万元。为了不影响企业双方合作经营,覃塘法院院长黄敏开与产业园区法官联系服务站的法官到产业园现场调解,商贸公司表达了诉求,建设公司说明了企业经营情况。黄敏开在充分尊重双方意愿和维护双方企业利益的前提下,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覃塘法院打造的法官联系服务站平台。随着辖区工厂企业逐渐增多,2016年6月,该院顺应形势,在石卡产业园区设立法官联系服务站,重大企业项目建设动工之初便主动介入,为涉及拆迁的群众释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教、化解纠纷等司法服务。同时,挑选典型案件进行巡回审判,扩大影响力。2017年以来,该院送法进企业11次,化解涉企业矛盾300余起,助推了工厂企业生产经营。
2017年12月,针对辖区旅游业发展迅猛态势,覃塘法院在“荷美覃塘”景区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游客在景区中发生的纠纷以及涉游客人身财产的案件,旅游巡回法庭可提供起诉、立案、调解、执行一站式服务。每年“荷美覃塘”“壮乡三月三”等系列大型旅游文化活动中,旅游巡回法庭的法官24小时守岗,随时为游客和群众解答和解决法律问题,实现了群众“点餐”、法官“下厨”的接地气司法。
“我们要根据基层的需求提供司法服务,推动党政机关办事依法、公司企业诚信守法、人民群众遇事找法。”黄敏开说,“法律服务一定要与时俱进,我们不断增强法律服务的针对性。”
三项接访: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结合基层矛盾多发、群众诉求多样的现状,覃塘法院建立和完善院领导接待日、法官接待日和政府信访处接待日等工作制度:院领导每月值班接访、约访群众;法官每周三轮流值周接访群众;区政府信访处,派驻法官联合化解信访问题。
张老伯败诉后接连上访,覃塘法院法官黄栋坚多次释疑,并为他申请司法救助金,还与院领导一起上门看望他,得到了张老伯的子女理解,张老伯最终服判息访。当事人韦某也深有感触,因其不理解集体土地纠纷涉及的法律规定,多次到法院反映诉求,法官耐心倾听,细心解惑。黄敏开多次到韦某家上门释法普法,让韦某心中的疑虑终于得以释怀。
依靠“三项”接访,覃塘法院的涉诉信访事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连续多年没发生重大信访、群体上访和异常上访等。
四关流程:矛盾化解环环相扣
有“路数”,还得注重关口流程。覃塘法院积极推进诉前诉后纠纷处理有效衔接,推行先行诉讼辅导、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诉后释法答疑,真正把化解矛盾贯穿纠纷处理全过程。
先行诉讼辅导是对当事人进行诉讼风险提示、诉讼知识普及、纠纷调解方式选择等方面的辅导,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诉前委派调解是经过诉讼辅导后,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值班律师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后进行司法确认或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功的则进入立案程序。诉中委托调解是在审理阶段,法官有针对性地邀请人民调解员协助调解。诉后释法答疑,即在案件审结后,对当事人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必要时邀请人民调解员、律师共同释疑解惑,确保案结事了。
“四大关口紧密衔接,化解矛盾的概率就大幅度提升。”广西骏扬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彬华如是说。据统计,同类案件经过四项流程后,和解的概率提高约3.4%,服判率提升约7.12%。
新闻推荐
图为步步高广场贵港店人潮涌动。(何美颖摄)图为宏桂广场。(郭晓枫摄)本报讯(记者易舟芹)城市商业综合体是指以区域...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