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港讯(记者/邓萍通讯员/张顺勇)4月22日,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延塘村村委公示栏上公示,贫困户老杨的低保申请没有通过,但老杨还是口服心服,对镇村的做法表示理解。
老杨的妻儿患重病长年要治疗,两个女儿又读大学,家庭负担大,村民都认为老杨应该符合享受低保政策。但该区低保核对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发现老杨家有数额较大的存款,低保审批没通过。
家庭财产收入是衡量低保政策享受的关键指标,如何做到一目了然?显然单靠入户了解和群众主动申报是不够的。该镇依托港北区核对中心的大数据平台,让相关信息露出了“真面目”。
据了解,港北区核对中心与银行、工商、房产、农机、税务、法院等多个部门联动,建立信息共享低保核对大数据平台。在被查询群众的授权下,可准确无误地查询其家庭成员的存款、不动产、机动车辆、大型农机等财产状况。
“以前仅靠工作组和群众申报,很难掌握真实财产收入情况。”庆丰镇民政办主任韦兆飞说,“现在只要几分钟,便能从系统查询到真实详细的数据,让混水摸鱼的情况无处遁形。”
庆丰镇鹤林村低保户老黄身体残疾,妻子出走未归,至今仍居住在砖瓦房里,多年来他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镇村工作组每次用“听、看、查、访、算”等多种办法核查,得到的结果都是“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政策”。
但在大数据平台的威力下,真实情况浮出水面:其儿子在今年3月底购置了机动车和登记了个体营业执照。按照低保政策动态管理的原则,4月6日,镇里停了老黄的低保待遇。
4月17日,老黄收到停保通知书后脸红了,他说:“不符合条件就不应该享受政策,我支持镇里的决定。”
据了解,今年以来,庆丰镇通过数据平台查询178户872人次,及时对因经济条件好转不符合低保政策的7户进行清退,对新申请的17户不符合低保政策的不予审批。精准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光英)4月26日下午,自治区副主席李彬到贵港市就“企业1个工作日完成开办”工作有关情况开展调研。市委...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