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勇梁健燕
“老十叔入选3月份的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名单了。”3月25日,这一消息让古山村沸腾了。大家所说的老十叔就是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古山村村民邓玉永。
一个74岁的普通山村农民,有什么事迹感动了全中国?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一探究竟。
再穷,也不能放弃
蒙公镇属于典型的“老、少、山、库”,除平龙水库宽阔的水面,大部分是山地。而古山村更是偏远,村民出行除了要坐船,还得骑摩托车40多分钟,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
1991年,对于年仅5岁的阿莲姐妹俩来说永远无法忘怀。当年,阿莲父亲外出打工后,杳无音讯,母亲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抛夫弃子远嫁他乡。阿莲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连串的变故打击下,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从此,阿莲姐妹和有严重智力问题的伯父相依为命,每天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村里曾多次开会讨论阿莲一家的抚养问题,但大家都穷怕了,没人敢接手。邓玉永却毅然将没有血缘关系的阿莲姐妹等接回家中。
当时46岁的邓玉永家中一贫如洗,还有4个小孩要抚养,现在又添3口人,一家人都强烈反对,妻子为此事闹了起来。村里人曾放言,最多能坚持一个月。亲友也纷纷劝他把小孩送给家庭条件好的人来抚养。
“有我在就不会让阿莲一家人饿肚子。”邓玉永说,“再穷,也不能放弃!”
为了这个承诺,邓玉永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到河里摸鱼去卖,一分一厘地积攒,省吃俭用艰辛地承担着9口人的生活。
冬去春来,邓玉永坚持了20多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阿莲姐妹俩终于长大成人,并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家人终于理解了邓玉永,村里人更是敬佩他的坚强与勇气。
群众的事我得带头
在古山村,老十叔声名鹊起,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村里有什么棘手的事,都叫他出面商议。
村里的寿兴桥因洪水冲刷成为危桥,急于另外选址重建一座,否则将影响附近几个村近1万名群众的出行。
邓玉永主动请缨担任修桥工作组成员,日夜奔走,外出募捐。钱是集到位了,但因用地没有补偿金,修桥又被卡住了。
群众急了,邓玉永更急!
邓玉永与村干部一道,一次、二次、三次登门向被征地群众宣传,最多的一户他去了23次,最后将用地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天眼工程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安全感,但要村里集资4万元,钱从哪里来?邓玉永二话不说,带头捐出300元,并发动村中族人、外出乡贤捐款,他一个人就募集到1.4万元。
村里建文化活动中心、修水渠缺资金,村干部又找到邓玉永,他不仅积极捐钱,还带头义务投工投劳。
在邓玉永的家里,保存着20多张泛黄的捐款收据,邓玉永说:“群众的事我得带头。”一张张发黄的收据,见证了他爱洒山村28载。
“带头捐款,义务投工,凡村里的公益事业,都有老十叔的参与,从不计较得失。”村委主任韦春基说,“在村民的认可下,老十叔72岁高龄时还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4月7日,市图书馆主办主题为“行走中的阅读我眼中的三月三”公益活动,邀请三十多名读者前往覃塘区...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