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光
麒麟与龙、凤、龟并称“四灵”,其外形特征为“龙头、鹿角、狼额、马蹄、牛尾、蛇身”,给人以敬畏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是神的坐骑,主天下太平,但凡麒麟踏过的地方都能给那里的人们带来福祉和好运。因而,麒麟崇拜广泛地存在于民间。对天地神灵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麒麟舞便应运而生了。至于麒麟舞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说法,但据文字记载汉代“百戏”表演中已有麒麟舞(唐.杜佑《通典》)。如此看来,麒麟舞流传下来已有两千多年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贵港市,麒麟舞基本分布在郁江南岸的港南区,其中以木格镇水泉村泉井屯的《龙凤麒麟》、东津镇郑村的《日月凤麒麟》、湛江镇庐山村的《竹马麒麟》、瓦塘镇香江村的《麒麟赞花》为代表,在硕果仅存的几种麒麟舞中,泉井屯的龙凤麒麟舞最负盛名。
谈及龙凤麒麟舞,泉井屯龙凤麒麟舞传承人梁仲斌艺人说,泉井屯的麒麟舞从明朝正德年间传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乡间流行一种“游菩萨”的民间活动,当地附近原有两座寺庙,一座福兴寺,一座福文寺,按祖传惯例,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福文寺“游菩萨”必有麒麟队表演助兴。此外还有各村组织的狮子队、鼓乐团、舞龙队也参加表演。各种民间团体的表演组成了一场艺术大杂烩,气氛很是热烈欢腾。这种饕餮盛宴又往往包含着对一个民间文艺队表演进行大检阅,于是各个团队都暗中比拼、较劲、角逐,参与的艺人无不竭尽全力,力求表演得娴熟、新颖,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赢得更高的声誉。
起初,泉井屯的麒麟舞也是独舞。麒麟独舞表演较为单一呆板,其程式往往是伴随鼓乐奏响,麒麟开始翩翩起舞,鼓息舞停后再唱一段贺词。这种侧重于歌的麒麟舞就是俗称的“唱地坪”,缺乏变化和活力。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泉井屯艺人梁栋才在麒麟独舞的基础上,加入了“四灵”中的龙和凤,变成流行于今的龙凤麒麟舞。龙、凤、麒麟三者均为传说中的神鸟瑞兽,代表神灵,有着美好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这样,舞蹈就增多了两种角色,形式上不再单单是原先的麒麟独舞了,而是糅合了龙凤、龙麟、凤麟的对舞和群舞。麒麟活跃欢腾,蛟龙刚健威武,凤凰娇柔灵动,相互匹配,相互映衬,三者相得益彰。如此,不仅拓展了表演内容,避免了乏味呆板,而且使场面更为恢宏、气氛更为热烈,大大增添了观赏性和娱乐性。
据梁仲斌艺人的口述和相关资料记载,泉井屯的麒麟舞增添龙凤两种角色后,就以崭新的面貌、精彩的表演、雄厚的实力获得观众的认可。今天更是好评如潮,不单为周边乡镇群众所知悉,而且名声传播越来越远,甚而饮誉八桂大地。早在1979年,泉井屯的龙凤麒麟舞就获得了原玉林地区举办的民间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2008年,列为贵港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占一席之地;2014年元旦,泉井屯龙凤麒麟舞曾代表贵港市到广西区参加会演,荣获了铜鼓奖,所表演的节目被录制成大型电视专题片《走进民间的神兽——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泉井村龙凤麒麟舞》。
质朴自然的舞蹈语汇是麒麟舞又一显著特征。麒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生气勃勃,富贵而不骄矜,纯朴而不呆板,活泼而不轻狂的动物。龙和凤也都是人们心目中美好吉祥的神灵。因此,在舞蹈语汇上,轻快洒脱的麒麟步,矫健威武的龙戏珠,飘逸灵动的凤踏步、展翅、抖翅等动作,都较细腻真实地再现了麟、龙、凤的性格特征。舞蹈中的上山、下山、憩息等姿态都来自群众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形象,更使舞蹈增添了纯朴自然的气息。在麒麟舞的动作中,主要通过两腿的跳、蹦去带动腰部、胯部的摆动,以此塑造模拟的动物栩栩如生的形象。贯穿舞蹈始终的麒麟步、踮步、十字花步等舞蹈动作,都含有踮脚小跳的过程。小跳时,前脚尖交替着地,似有一股往上窜的力量,使身体随之自然上下颤动,从而使整个舞蹈动作富有弹性、轻盈灵巧,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这种昂扬向上的舞蹈动作正是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折射和反映。
音乐是龙凤麒麟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有三类。一是传统的麒麟调,它是在本地流行的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曲调欢快,纯朴动听,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五声音阶羽调式,全曲只用6123四个音,调性鲜明;旋律多以平滑的级进,采用环绕型的旋法进行,长于抒情;把3/4、2/4节拍交替进行,情感抒发较为自如。二是“茶插”,包括了一些采茶小曲,是桂东南采茶歌脱体而来的,如《十二红》《叹五更》等,旋律悠扬而流畅,柔和而抒情,一般为撑宫灯的仙女和龙凤等角色演唱。三是过门音乐,一般采用八音和一些民间乐曲,如《步步娇》、《八仙贺寿》等等。这部分音乐曲调热烈欢快、豪放,多用唢呐吹奏,配以大锣、大钹等打击乐,气氛热烈,对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能起很好的烘托作用。
龙凤麒麟舞的标配人马为二十人左右,阵容看似有些庞大,但演完整套舞蹈惟有如此方可完成。登台演出包括龙、凤、麟饰者等共九人,鼓乐手为七人,专职司唱两人,舞台调度两人。如此庞杂的演出要做到紧凑流畅、有条不紊,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事前必须做足功课不可。可以想见演员们不知经过多少遍的演练,也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方有今日之规模和成绩。
龙凤麒麟舞缺乏接替者和传承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梁仲斌艺人如是说。原班人马去的去、老的老,现有人马平均年龄已超五十,从传承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个不好的信号。班主梁仲斌表示担忧,他说,不是年轻人不想挑起担子,而是现在是经济时代,大部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挣钱糊口养家,单靠春节回来过年那十多天的练习根本不成气候,虽说申遗成功,但无经费下拨,前景不容乐观。例如前任唢呐手已过世,不得不到别村借用。现在几乎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勉勉强强凑齐人马进行演出。由于人手日渐减少,只得把目光盯向留守妇女,动员她们参加演练。但这只能解燃眉之急,绝非长久之计。
如何保护和传承龙凤麒麟舞这个优质文化遗产,这是新时期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期待着!
新闻推荐
贵港讯3月15日上午,中国银行贵港分行党委与港南区江南街道南江社区党委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中...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