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一1801班杨伟芳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流浪地球》电影以其节节攀高的票房和口碑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还留意到“中国式科幻”的评价在网上广为流传,而我也在亲身观影后,领略到它对中国式科幻的精彩诠释。
影片的“中国式”首先体现在电影对大灾难中人们选择的设定上。地球即将遭遇灭顶之灾,人们该如何抉择?以欧美为代表的科幻大片中往往是乘上飞船逃离地球,而这部电影中,人们的选择是将地球推离危险,再与地球一起飞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宜居地。暂不提前路有多么艰险,单是带着家园去流浪这一前所未有的设定,就浪漫得让令人感动。试想,如果人类自救成功,新纪元开启之时,历经磨难的人们将由衷地庆幸:家还在,故乡还在,还能够如从前一般,在宁静安逸的贝加尔湖畔治愈身心,在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俯瞰大地,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扬帆远航,还能够接触到这颗星球上的每一缕微风和每一滴雨水、每一棵小草,还能够在这片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份故土情怀多么令人心醉神驰。从古至今,中国大量诗人吟咏的思乡的诗词,以归家团圆为目的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春运,象征着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等等,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人一向对家乡有着特殊的依恋。这部电影的带着地球去流浪设定,未尝不是中国人浓厚的故土情怀的“中国式”抒发。
当然,这部电影中的诸多情节,也有“中国式科幻”的体现。如电影中一支救援队执行重要任务时,经历生死磨难后,最后只剩两人存活,结果也不如我和多数观众所料,他们的最终任务失败了,他们没有成为所谓的救世主。实际上当时有多处需要救援,也有多个救援队参与救援,这支救援队所遭遇的生死磨难,也会是其他救援队所经历的。又如电影中的角色,不论大小,他们也在危急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奉献。有人为保护他人,被掉下的钢筋穿透身体,有人逆着逃散的人流返回危险区参与救援,有人临危不惧的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参与救援,有人受了重伤后用尽最后一口气完成使命。最终众志成城,希望重燃,地球和人类文明得以幸存。影片中没有谁单独成为救世主,但每个人都是英雄。这就是《流浪地球》与西方科幻电影中,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鲜明差别。他展现的是来自不同肤色和国别的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求团结,讲究个人服从集体,讲求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国人追求的集体观念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致吻合,我想这些也是《流浪地球》被打上“中国式科幻”标签的重要原因。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是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更是在科幻电影中发现与祖国文化因子相联系的内涵后,对民族自豪感和祖国文化认同感的自豪。
【贵港高中罗春虹老师点评】作者从观影中得到的“中国式科幻”感受谈起,从家园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两方面分析了影片当中的中国式特色,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思路顺畅。篇末从影片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深化了观点。语言文字运用娴熟,畅达准确,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文字功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易舟芹通讯员彭小言)2018年,贵港市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严格执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预...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