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一1801班甘秋燕
帕斯卡尔曾在《思想录》中写道:人是一颗能思考的苇草,是的,人是脆弱的,如同苇草般不堪一折,但人是有思想的,于是乎,他们发明了比自己更强大的东西保护自己,创造了文化来流传他们的思想。然而,看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后,我不禁怀疑:人类的思想也是脆弱的吗?
在书中所构建的社会中,科技水平远高于21世纪,天体物理学家们成功构建出太阳这颗恒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巨型计算机预测到太阳将会演化成为一颗足以将地球包裹在内的红巨星。而在此之前,太阳要发生一次氦闪,将地球全部覆灭,为了生存,人类制造了庞大的地球发动机,以岩石为燃料,以地球为船体,向太阳系外的其它星系逃去,企图获得一个更好的文明。
就如同作者在开头写道:“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一切存在都已经成为过往,太阳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温暖,而是令人恐惧的灼热与辐射,昼夜的正常交替已成幻想,“山峰”是铜墙铁壁,入耳的只有机械的律动。在这个社会里,连人心也似乎被钢铁化。有一个记忆深刻的片段,主人公的父亲“爱”上了主人公的老师黎星,并提出要离开主人公与他的母亲。对于丈夫的出轨,他的母亲很是淡然,仿佛只是一个陌生人来敲门问路而客套的回答,主人公也如司空见惯了般。他们,倒不如说是整个社会,都在为着活着而活着,地球逃亡,人类也在逃亡,为了保住性命,他们将许多东西都抛弃了,音乐,审美,甚至于爱情,都不再是人类的硬性要求,一切都只是为了谋求活着。一个失去了文化,失去了“情”的社会,就像是囚笼里的布谷鸟,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的,怎能不可悲呢?
在这样一个冷酷的社会里,恐慌滋养了人们心中的暴躁与黑暗,人们心中那名为理智的弦,在远与近的拉锯战中,越来越细,越来越透,岌岌可危。在无尽的恐慌中,他们的思想是那样脆弱,摒弃科学,认为经历了千年的逃逸只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是政治家精心编制的牢笼,而氦闪不过就是一场骇人的听闻。在未经考证的情况下,反叛的声音越来越大,诱醒了人类心中黑暗的种子,多年来经受的苦难仿佛找到了裂缝,倾泻而出,他们朝着自己的同类,曾经的信仰,甚至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举起武器。这时候的人类,是多么的可恶,残忍地将曾经的信仰折磨至死;他们又是多么地可悲,在这场逃亡的洪流里,失了理智,迷了心智,成了真正的苇草,低着头,任风压低脊梁。猝不及防地,氦闪爆发了,那最后的光与热,像无情地嘲笑,卷席整个地球。回顾主题,我们不难发现,让地球流浪的初心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与生活。但追求幸福的时间太长了,两千五百年的时间,一百代人的光阴,有的人年幼时享受美好的地球,却在年老时随着地球颠沛流离;有的人生来便随着地球流浪,对他们孜孜以求的幸福,只有一个模糊的幻影。于是乎,在地球流浪的同时,人们的心也开始各自流浪,舍弃了更多的情感,积压了额外的怨念。“情”的模糊、“情”的失去,人类仿佛回到了原始时代,唯一的思考便是生存。但这又是似乎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试问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温差百度的世界里,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自己的生命提心吊胆,你能创造出大唐盛世那样的文化繁华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类,无论在历史长河,还是在时间列车里,都不过是一个很渺小的存在,就像是生命群落演替中的一环,像是河边的芦苇,不用雷霆万钧,仅是河水涨起,就足以被淹灭,被取代。在那之后,历史的流水依旧能趟过岸,时间的列车依旧驶向前方,新的生命仍能形成。但是,人类又是独特的,创造了灿烂千年的文明,像振翅的蝴蝶,揭起时代的浪潮。也许对于时间的记忆,这时代不过轻如鸿毛,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可以一生珍藏逝后共眠的记忆。所以,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学会思考,不应让愚昧成为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不能让心魔渐渐将自己的理智吞噬,用渺小的存在创造属于我们自己伟大的奇迹。
微小芥子可藏须臾巨山,飘摇翅轻如流萤,也能在黑暗中绽尽的晶莹微光。即使如苇草般微笑的人类,只要坚定自己的思想,也能隔绝脆弱的体系,构建属于自己的繁华。
【荷城初中陆晓森老师点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她从《流浪地球》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如同苇草般不堪一折,感悟独特,内涵深刻。文章语言行云流水般流畅,感情如同波涛般澎湃。秋燕同学是博览群书之人,文中材料信手拈来、应用自如;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兴味盎然,颇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度。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陆宏夏)3月14日,在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龙山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李敬明和10多个工人...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