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易舟芹通讯员周金有)今年以来,港北区大圩镇大仁村深入挖掘乡贤资源,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凝聚起了一股新力量。
近日,在大仁村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金平正带领村民为刚刚种上没多久的佛手瓜苗搭架子,他向记者介绍:“现在佛手瓜苗长了大概40厘米长,然后搭到架子上,再把苗的顶端剪掉,让它不断地开枝,以后每天摘它的枝苗,这样产量长势好的话,1年的亩产达到3000公斤,产值1万元左右。”
据了解,2018年,该村村委多次召集村里的乡贤开会,提出由乡贤提供资金,成立大仁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村委召集乡贤座谈,大家决定把土地利用起来,把土地流转到村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年终争取分红。
“我们一定会达到400亩连片种植面积,还有实验基地20亩的实体大棚,以及相关的水利设施配套全部要完善,争取今年合作社每个社员分红达到5万元以上。”梁金平说,他以前一直在外面打拼,是吃着大仁村的粮食长大的,他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让身边的人跟着富起来,是他选择在回村发展的初衷。现在,合作社已经扎根,村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共同致富的队伍中来。
目前,合作社分3个板块:一是常规菜种植,二是特色菜种植,三是以实验为主。合作社第一批种植的30亩西兰花已经丰收,亩产1500多公斤。现在合作社已种植辣椒、佛手瓜苗、包菜等品种。合作社根据大市场数据调查,主要种植相对不会出现太大市场价格波动的蔬菜品种,所种植的蔬菜除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外,主要销往广东珠三角一带。
“我家有两三亩土地加入合作社,然后我来这里打工,补贴一点家用,每个月能拿两三千块钱。”村民黄建娣对记者说。
“大仁村一方面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另一方面村干部带头成立合作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流转方式进行标准化规模种植。”大圩镇党委委委员、副镇长严勤华介绍。
新闻推荐
传递公益力量 共筑幸福社区 贵港市“圆梦中国 我爱我家”社区公益行·走进湖畔人家小区活动记述
本报记者姜佳坤“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3月16日上午11时许,港北...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