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港讯(记者/邓萍通讯员/张顺勇)3月11日,阳光普照。留守老人黄玉芬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原来,在屯里春耕互助组10多人的帮助下,她不用花一分钱,1.7亩的花生、玉米全部种了下去。
68岁的黄玉芬身体硬朗。但随着儿子、儿媳到外地务工,又要照顾年幼的孙子,如果再耕种家里的几亩土地,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种还是不种?老人犯愁了十多天。
“在春耕关键时刻,屯里的春耕互助组解决了我的难题。”黄玉芬说。
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属于农业大镇,大部分青壮年过完春节后纷纷到外地打工,种地全靠留守老人和妇女。由于春耕生产中劳力明显不足,丢荒现象一度发生。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为不误农时,该镇村屯群众之间自愿地互助合作,你帮我、我帮你。有的出农机,有的出劳力,有的帮运输农资,相互帮工。这些互助组成为今年春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春种时间紧得很,人少了根本赶不上季节。”新圩村村民黄少强说,“大家互相帮助,轮流干活,既不误农时,又能增加交流,增进感情,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了。”
据了解,目前庆丰镇有500多支互助组活跃在田间地头,掀起了春耕备耕热潮。截至3月11日,该镇已完成玉米、花生栽种面积2万余亩,播种水稻面积1500亩,耕耙水田面积3.2万亩,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多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蒙思婷通讯员韦业明)2月18日上午,即将外出务工的周某亮特地到覃塘区石卡司法所感谢工作人员。不久前,影...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