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农业全程机械化 村民抱团赢市场

来源:贵港日报 2019-03-09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姜佳坤)三月的港北区庆丰镇延塘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忙着耕地、起垄、修水渠……处处显现春耕备耕忙。

今年56岁的杨庆尤是该村有名的种粮大户,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次次走进农户家中沟通流转土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自己花钱平整。从最初流转几十亩土地,到最多时一年流转700亩土地。甘蔗、水稻、蔬菜……杨庆尤通通搞规模种植,勤劳肯干使他和家人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

“20年前,我就开始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但那时干什么都得依靠双手,成本高不说,又累又不出活儿。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杨庆尤说,有了农机,一个人种500多亩田都不觉费力,耙田机、插秧机、旋耕机和收割机等齐上阵,每年可省下七八万元人工费。

为节省生产成本,2012年,杨庆尤和村里的专业农机手抱团闯市场,组建了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成员78户,拥有耙田机、插秧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200多台,同时建成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育秧工厂,配备一套现代化机械育秧设备,每季可满足8000亩以上的秧苗需求。此外,该合作社还建成了一座烘干量达75吨/日的稻谷烘干中心。

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面向群众开展“代耕整、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等农业服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延塘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辐射周边的乡村,进一步推动了庆丰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也催生了一批种植大户。

“以前,我只能种自己家的六亩地,因为插秧、收割都是靠人工来完成,很费时费力。自从有了代耕整、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等农业服务后,我从6亩地扩种到80多亩。”村民杨伟顺说,2018年,除去生产成本,他靠种粮食纯收入12万元左右。

以机械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不仅使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还让群众搭上致富快车。合作社成员五六人组成一个小团队,每年的耕地、收割路线从本地一直延伸到桂平、平南、广东等地,每人每年可赚8万多元。

如今,延塘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村民吃穿不愁。村支书杨礼交笑着说:“村里有2100多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虽然劳力少了,粮食产量却稳中有升,村民的收入也稳定增长,这就是机械化带来的好处。”

新闻推荐

关于贵港市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有关事项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工信部无〔2018〕285号,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3...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业全程机械化 村民抱团赢市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