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园园
“你好,我想去东站,要怎么走?”“你往东下楼梯,那边有公交车去东站。”2月6日大年初二上午,在贵港高铁站售票厅前,贵港站退休职工孙玉德身披“贵港荷馨服务台”红丝带,热情地为旅客指路。
当天,贵港站迎来节后第一个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两万多人。为确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贵港车站党总支部、团总支部组织车站(站区)休班党员、团员组成突击队开展义务献工活动,从大年初二到初九、正月十四至二十,分两阶段开展志愿服务。车站党总支部73名党员积极响应,更有部分退休职工发挥余热积极参与,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最美的身影。
孙玉德今年70岁,从贵港站退休已有10年,听说了这次义务献工活动,特地报名跟着儿子一起来参加活动。他告诉记者,他们家三代都在贵港站从事铁路工作。他的父亲孙合运1955年参与了黎湛铁路修建,铁路修好后就一直在贵港站工作,他自己在贵港站工作了40多年,儿子孙元强10多年前子承父业,目前在贵港站运转调度岗位。“变化太大了,我们那时候大多是绿皮车,开得慢,春节时乘客多得人挤人,挤到爬窗上车的都有。现在动车高铁几分钟就有一趟,又快又舒服,而且都是电脑控制调度运转,更安全喽!”孙玉德激动地说,这次来参加活动,一是想看看铁路的发展,二是想为春运安全出分力,“铁路行车安全最重要,我爸是这么要求我的,我也这样要求我儿子,一定要保证安全。”
在站台上,突击队成员们分工负责,指引乘客按照标识、安全要求排队候车。“在铁路干了30多年,对这里有感情,有机会就想回来看看。”车站退休党员向益强志愿服务“业务娴熟”,不慌不忙。为了参加义务献工活动,早上七点多就从港南区八塘镇赶来。这是他从贵港站运转值班员岗位上退休下来后三年里,第二次参加义务献工活动。
“大家慢慢来,先下后上啊。”在车站2号站台,王瑛和丈夫袁铁贵两人一左一右,默契地指引乘客有序上下车。王瑛今年57岁,原是贵港站一名客运值班员,自2012年退休后,这是她第一次重新穿上制服,带上红袖章,再次为乘客服务。“感觉又回来上班了,兴奋!”王瑛笑着说,她父亲也是一名铁路工作者,她喜欢铁路工作。刚从工作了32年的岗位退下时,王瑛心中有着浓浓的不舍和失落感,能重新为乘客服务,再次激发了她对铁路工作的热情。退休前,王瑛夫妻两人虽然都在贵港站工作,但一个在客运,一个在调度,两人能相聚的时间并不多,春节假期常常因为值班而不能团聚。“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一起工作,很有纪念意义。”王瑛说,丈夫明年退休,特别要求她陪着一起来参加这次义务献工活动。
贵港车站党总支部副书记陈锐介绍,自2008年至今,车站已持续第12个年头组织休班党员、团员组成突击队在春运期间开展义务献工活动,为确保春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铁路工作使命,以饱满的状态开展工作,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孙元强表示,自己作为铁路职工子弟,要将爷爷和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做一名合格的铁路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念)今年春节,众多贵港城区居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那就是少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空气更清爽了。2月11...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