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飞程(前排中)在给部分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学校供图
今报记者周如雨通讯员梁宇
18年前,贵港市港南区公务员蒙飞程辞去公职,下海创办一所民办学校。15年前,事业刚起步的蒙飞程获悉一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法读书后,不仅全免该学生的学杂费、伙食费,而且从那时开始,他每年拿出一笔资金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进行扶贫助学。据介绍,15年来,蒙飞程资助特困生近500名,除了免学费、伙食费、奖励奖学金,还资助学生上大学,这些特困生获得资助的金额少的有数千元,多的达4万元。
1
辞职下海创办民办学校
蒙飞程是贵港市港南区人,曾在港南区八塘初中做过10年数学老师,随后到政府部门工作。
在政府部门工作期间,蒙飞程时常要下乡。他发现,农村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及年迈的父母在家。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孩,老人不会管也没精力管,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厌学或发生意外。
蒙飞程想把这部分学生管起来。经过3年考察,他决定开办一所全寄宿民办学校,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将孩子放到学校进行全封闭式管理。
2000年,蒙飞程向单位递交辞职信,随后,他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在八塘镇卖酒坡的荒坡上创办学校,取名“华南学校”(后改为华南高级中学)。刚开始时,学校只有9间教室,只开设小学、初中部。第一年招收学生约500人,目前在校学生已达6800人。
2
一封求助信激发责任感
黄伟文是港南区桥圩镇人,2001年中考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加上父亲患病,弟妹都在上学,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于是他便在父亲的建议下到广东打工。由于文凭低,没有一技之长,黄伟文在广东难以立足,后来一度跟亲戚走街串巷收废旧。
“我一定要用知识改变命运。”2002年下半年,黄伟文回到家乡,向父亲表示要重返校园。父亲却认为,自己治病已欠下巨额外债,根本没钱供他继续求学,建议他安心回广东打工。心灰意冷之下,他留下一封表达绝望心情的信后便返回广东。
蒙飞程说,2002年9月,黄伟文的父亲拿着这封信来到蒙飞程的办公室,希望学校能给黄伟文提供一个读书的机会。面对这个困难的家庭,面对为儿子重返校园而流下热泪的父亲,蒙飞程想起以前曾经贫困的自己。由于深感贫困学生的不容易,他决定免除黄伟文的全部学杂费、伙食费。
从黄伟文开始,蒙飞程决定逐步对该校特困生开展扶贫助学,实施“温暖工程”,不让任何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丧失改变人生的机会。对愿意读书、努力读书的特困生,他减免或全免学费、伙食费;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他还拿出学校的一部分收益资助考上大学的特困生,减轻他们上大学的经济负担。
据介绍,从2002年至今,蒙飞程共资助近500名特困生,这些特困生获得资助的金额少的有数千元,多的达4万元。
3
扶贫助学改变学生命运
曾经得过蒙飞程资助的学生蒙君结说,他家有五口人,父母在家务农,收入微薄。2003年,蒙君结小学毕业,面对初中阶段的更多开支,他们家犯了难。蒙飞程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蒙君结招到华南高级中学初中部就读,初中、高中6年全免他的学杂费、伙食费约2万元。蒙君结没有辜负蒙飞程的培养,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央财经大学。
“为减轻我读大学的经济压力,蒙校长还资助了我2万元。”蒙君结说,他大学毕业后,到南宁工作,对于蒙飞程校长的帮助之恩,他一直牢记于心。
2010年在华南高级中学就读的杨健表示,他家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为奶奶治病欠下十几万元债务。面对困境,他萌生退学到广东打工的念头。蒙飞程得知此事后,一方面多次找他谈心,启发他、激励他;另一方面还帮他申请政府扶贫资金,并免除他的学杂费、伙食费约2万元,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对此,杨健非常感动,性格渐渐变开朗,学习更加刻苦用心。2011年高考,他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要不是蒙校长给我支持,我的命运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黄伟文亦坦言,他不仅经济上困难,学习成绩也平平,但蒙校长没有放弃他,从生活和学习上都支持和鼓励他。2006年,他以568分的高考成绩被福建医科大学录取。随后,蒙飞程校长还给他2万元资助,作为他上大学的费用。“知识改变命运,是蒙校长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4
希望帮扶精神获得传承
蒙飞程的扶贫助学举动,赢得阵阵掌声,但也让一些人感到不解。他们说,学校年年扩建,还贷压力大,蒙飞程每年还减免学生学费甚至拿出现金资助特困生,真傻。对此,蒙飞程付之一笑。他说,只要学校还开办,他对特困生的资助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并且“希望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有所成就,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7月26日,贵港市教育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对于蒙飞程校长的善举,他们亦有所了解,蒙飞程校长能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减免、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值得赞许、支持和肯定。他认为,目前,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有不少政策,如“两免一补”(即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但政策暂时不能兼顾到所有贫困生,此时民办学校或社会爱心人士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无论对学生、家长还是社会来说都有益处,“至少从生活上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专心上学”。
新闻推荐
上半年贵港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区7.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区第二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贵港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区7.6个百分点,排全区第2...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