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园园
作为贵港市民办教育的新名片,育才高中已走过20年春秋。这20年来,学校形成了“先成人,后成才”的特色办学理念,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和本科院校。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创办者、校长覃克牢的倾心投入。覃克牢先后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 “全国教书育人先进校长”“八桂先锋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并被推选为贵港市民办学校协会首任会长。学校荣获“全国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贵港市高中教育质量特等奖”、贵港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等称号。
毅然辞职 开办民办学校
覃克牢华东师大研究生班毕业,在1995年任贵城一中校长前,他曾做过多年化学老师。1996年,地级贵港市成立,覃克牢参加了当年举办的初中校长培训班,开始对教育改革进行思考;1997年他到广东考察,发达地区的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让覃克牢深受触动。回来后,他毅然决定辞职,要自己办一所“管理优、师资强、环境好、质量高、上规模”的学校。
1997年12月,他瞒着家人,花光自己积蓄还举债买下城区西郊一处10.4亩的厂房,1998年6月底建成一栋有8间教室的教学楼,并修缮了原厂房的五间瓦房,招募了30名老师,开办了育才学校。办学伊始,学校只有小学部和初中部,第一年学生只有320人共10个班。覃克牢秉承“先成人,后成才”办学理念,德育优先,学校采取“半封闭性”管理模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覃克牢对第一届的学生印象最深。第一届初中毕业生李鸿飞,在当年贵港高中提前招生考试中,以第78名被录取。1999年转学到育才学校的学生吕某,迷恋电脑,经育才老师的悉心引导,进步显著,最后考取了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其家长还专门送来了锦旗感谢学校的培养。
第二年学生共有469人,第三年达到848人。2005年,育才学校更名为育才高级中学。现在,办学层次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共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1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高级教师2人,大学本科学历98人。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办学校
育才学校的名气逐渐打响,覃克牢依然注重抓好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办学思路。多年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校园扩至40多亩,其中教学楼、艺术楼、公寓楼等共9栋建筑面积35800多平方米;两个运动场共10000多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教学环境得到优化美化。
在管理上,学校采取“半封闭性”管理模式,实行放月假的管理办法,平时通过开展“每天访谈一个学生”活动,由老师每天与一名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学生思想状态。还在每班设置了两台亲情电话,让学生在下课休息时间能免费打电话给父母。
在教学上,覃克牢注重抓好各学科教学质量,还注重教师培养,多次组织老师到广东、山东、北京等教学水平先进的地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今年,学校还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在小学部开展“快乐星期六”活动,在中学部开展“快乐星期天”活动,通过开设舞蹈、音乐、书法、画画、球类比赛、讲座、讲故事活动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学校还设有“扶学助困”爱心基金会,每个学期出资5万多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拨出奖学金20多万元,励志英才。本校初中毕业生考上贵港市高中,每生奖励5000元;本校高中毕业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每生奖励5000元至1000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日芳)5月26日至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研组到贵港市,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调研。在调研汇...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