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覃塘区富硒红黑米走俏市场

来源:贵港日报 2018-05-28 10:20   https://www.yybnet.net/

覃塘讯 5月8日,广西壮园农业发展公司按订单把一批富硒黑米发往香港市场。乘贵港打造“中国生态富硒港”东风,名不见经传的覃塘区富硒红黑米从深山村野走进大雅之堂。

去年,该区种植红黑米水稻1060亩,今年春种植面积又增长47.2%,带动42户贫困户发展富硒红黑米生产,户年均纯收入增2万元以上。

标准化生产提升富硒米品质

位于三里镇大周村的广西壮园农业发展公司种植基地上,公司总经理韦荣华介绍,这一片红黑米品种稻田采用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技术,施有机肥,灭虫采用物理或环保低毒农药技术,从育苗、插秧到收割,全程由公司技术人员指导、监督。

覃塘区壮族先民为制作五色米饭,早就有种植黑米、红米水稻的传统。但多年来由于产量低、价格贱而鲜有人种植。

2014年,在外创业事业有成的本地籍青年韦荣华,敏锐地看到了红黑米的传统优势和当地富含有机硒的资源优势,回乡创办了广西壮园农发公司,专事红黑米及其加工产品的产供销服务。他从20亩起步,经反复试验培育的当地“壮园牌”天然黑米红米品牌,2016年5月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9月又获“中国特色硒产品”称号;2017年9月,天然富硒黑米取得“全国名优(特色)硒产品”认证。

韦荣华告诉笔者,公司与广西农科院等3家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基地,长年进行品种培育、生产种植、产品加工、市场营销技术的自主研发。2016年10月,富硒红米及其生产方法获国家专利并投入生产。2017年10月,富硒有色米袋泡茶获得国家专利投入批量生产,本地毛尖茶随之大幅升值。

品质保障助推产品畅销全国

品质是富硒产业长久发展的保障。“公司建立生产资料使用专门档案,从有机肥、环保低毒农药投入,到粮食加工前、加工后,都要进行各种检测,确保硒产品‘贵族\’品质。”韦荣华拿出一大摞检测资料说,“尽管每年要花上10万元的送检费用,但如果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给企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上千万元的科研、设备、市场开发投入就会‘打水漂\’,再难有出头之日。”

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里,分级机、色选机等各数控机床齐声欢鸣。“这投资7万元的数控包装机不但能延长产品保质期,而且能预防别人假冒伪造,确保产品信誉。”韦荣华说,与公司刚成立时的2014年相比,红黑米产品售价每年分别增长10%、12%、15%,年销售额分别增长30%、32%、38%,远销北京、深圳等地。今年初,有色米袋泡茶销往香港市场。

“富硒”品牌开拓增收脱贫新路子

公司1000多亩基地,每年要支付大笔租地费,长年雇请100多名劳动力。正在施肥的村民韦娇珍说,她出租3.2亩耕地给公司种粮,年得租金2500元。每年在基地打工6个月,每日工钱80元,还可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据统计,仅去年,该公司就发放地租、人工费38万元。大周村村民李菊芳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把水田租给公司后,她长年在基地打工,学到技术后,去年下半年加入“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由公司出秧苗、肥料等,她在自家责任田里种植1.6亩黑稻,秋收后公司全部回收稻谷,亩均纯收入高出当地普通稻的三分之一强,加上其它收入,当年她家就跨入脱贫行列。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春,在该公司长年务工的42户当地贫困户参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种植的300亩红、黑富硒稻全部被公司高价回收,其中有36户贫困户脱贫。韦荣华也因此获得2017年度贵港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殊荣。

(覃伟 谭茜 谭有熙)

新闻推荐

黄老板的三次小感动

本报记者张日芳通讯员周金有5月20日,西江工业园内,广西益嘉发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又一车服装发往香港。正在办公...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覃塘区富硒红黑米走俏市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