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职工经常以跳舞、听音乐等形式来快乐身心。 (记者欧钰宇摄)曾奶奶平常有空就浇花养草,生活过得很惬意。(记者 蒙思帆摄)图为1月19日早上,老人们组建的乐队在东湖公园里弹奏演唱,不少老人坐在亭子里静静地聆听。(记者蒙思帆摄)一位老人买回家里的保健品堆成了“小山”。老年大学音乐班学员正在练习弹电子琴。(记者 曾茜茜摄)图为1月24日,市人民医院门诊科室医生正在给一位生病老人看病。(记者蒙思帆摄)编者按: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不但是家庭的支柱,还对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劳碌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应该享享清福了,可随着人的年龄逐渐增大,他们身体上的毛病却开始增多起来。一些老年人害怕生病,或是病急乱投医,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盅惑,花钱乱买一大堆保健品回家服用,花了钱不说,却不见身体状况好转。那么,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本报特别策划专版,旨在对老年人健康养生带来帮助。
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精神养老需求
本报记者 黄远会
“现在有了老年大学,一有空就上大学,天天有事干,有所求,生活充实多了。”市老年大学学员黄阿姨告诉记者,退休前,她在市司法局工作,如今退休了,为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报名来到市老年大学。黄阿姨说,参加老年大学仿佛有一种又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在这里,不但可以学习知识,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而且培养了谦和诚信、宽宏大量、举止文明、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1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市老年大学,一首《太阳鼓》响彻整个操场,二十多名老人伴着音乐的节奏跳动着舞姿,身体矫健有力;走进书法班,十几名老人学习欧阳洵九成宫碑帖之结构分析与练习;在诗词班,几名老人学习诗词创作品评、优秀作品推介与赏释。甘启华加入老年大学诗词班二十几年了。“刚来老年学校时连什么叫押韵、平仄都不懂。”他说,是老年大学让他从诗歌的“门外汉”变成了小有名气的“诗人”。
记者发现,凡到老年大学学习的学员,大多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职工或者退休老教师等,年龄一般在五六十岁之间,尤其有些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领导同志,经动员到老年大学,听听练练、写写画画,慢慢对书画产生了兴趣,技艺逐步提高,消去了无聊和孤独,带来了自信和充实。
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覃有望介绍,市老年大学是市委、市政府为老年人兴建的学府和乐园。20多年来,学校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学、乐、为”的教学方针,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学活动,努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学校成了老年人学习知识的课堂、开心娱乐的乐园,保健养生的会所,奉献余热的阵地。
据覃有望介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满足城乡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等精神文化的养老需求?通过发展老年教育,实现精神文化养老,这是当前满足广大老年人精神养老需求的最有效举措和最快捷途径。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文化养老”可能还是个新词,不过其实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文化力量的影响和浸润无处不在。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多数老人至少有一项文化爱好,譬如读报、下棋、跳广场舞、养花、书法等。这些爱好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让闲赋在家的生活更有意思、更有意义。这种文化养老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潮流。
对此,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梁永和介绍,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应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的氛围。倡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社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各地的文化馆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仍然缺乏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有的乡镇虽然建立了“老年之家” ,但活动项目很少,参与活动的老人不多。因此,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按照城市文化活动设施用地和老年人设施规划标准,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快老年文化设施建设。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
好心情是老年人养生“良药”
本报记者 蒙思帆
冬日和煦的阳光下,梁大叔和他的老伴吴阿姨在公园里有说有笑地走着,梁大叔手里提着一个割开了口放着一支毛笔的罐子,吴阿姨边走边摆动着自己的手臂,做着简单的热身运动。到了地方后,两人各自去找自己的伙伴,梁大叔加入写字的队伍中;而吴阿姨也走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广场舞的队伍中,跳起舞蹈来。
1月18日早上,记者在东湖公园里看到,公园俨然成了老人们的“游乐场”,三五成群的阿姨们在欢乐的歌声中翩迁起舞,男女混搭的声乐队在亭子旁吹拉弹唱,周围还有不少忠实的观众在静坐聆听;而爱好写字的大叔们则每人“占领”一个地方,用手中的毛笔沾上水,在地上“挥毫泼墨”。
“在冬季,只要不下雨,我们都会出到公园运动一下,让自己的身体活动起来”。说到冬季如何健康地度过,吴阿姨笑着对记者说平时都会来东湖公园里走走,跳跳舞,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出了一身汗之后,虽然会有点累,但是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找到了年轻的感觉。刚和记者聊一会,吴阿姨的队友们向她吆喝舞蹈又要开始了。吴阿姨向记者挥了挥手,便又笑着对她的队友们打趣道:“我回来指点你们了。”
这边梁大叔正在和他的伙伴们讨论写字,不亦乐乎。当记者看到一名老人在写“心旷神怡”的字后,梁大叔便与写字的老人讨论,说应该怎么写,并向他说起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来:“心旷神怡就是说,我们在这里写字,周围的景色非常美,写好字之后我们的心情很好,这就是心旷神怡了。”梁大叔还当着另一个老人的面向记者开玩笑地说:“老吕写的字没有我写的好看,我比他厉害多了。”吕大叔当然不服气,两人便又找了个干净的地板互相切磋起来了。
相对于与梁大叔、吴阿姨早上出来运动养生度冬,彭阿姨更喜欢早上出去买菜回来之后在家里浇浇花、煲煲汤、逗逗曾孙,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家里种的花花草草可多了,有水仙、玉兰、发财树等等,每天都要给它们浇浇水、除除草,适当的时候还要施点肥”,彭阿姨谈起养花经验,讲得头头是道,还向记者介绍这些年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变好了之后,也不用自己操心那么多了,平时闲起来就带曾孙子到处走走逛逛,看到曾孙子手舞足蹈的样子,自己就觉得很快乐。谈起彭阿姨的养生秘诀,她滔滔不绝:“我们这个年纪的老人,日常普通的保养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所以我觉得好心情就是养生的秘诀。”
老年人该如何科学养生?安全度冬?为此,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覃家盟向记者介绍:“贵港市近期冷热交替比较频繁,一些有基础病的老人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出现呼吸道、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而近期比较多老人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覃家盟介绍,这种天气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适时根据天气及自己的体质情况增添衣服,日常要有适当的运动,天气太冷可以适当减少外出活动。老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方面要适量,不必刻意吃很多保健品,合理饮食即可。覃家盟还说:“老年人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情就是老人们过冬服下的一副‘良药\’。”
老年人谨防“保健品陷阱”
本报记者 谭彩珍
要么是具有“高尖科技”的保健仪器,要么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近年来,老年人保健品推销陷阱屡见不鲜,却总有不少老年人“乐此不疲”。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进行了走访,发现不少老人集中到某大厦、公园、酒店等地免费听取健康知识讲座或做理疗,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一盒盒保健品。
去年国庆,家住石羊塘社区的刘爷爷在某超市门口,一位自称是某药材公司的销售人员给他发了一份宣传单,说将在何时何地特邀某专家面向老年人开展一场免费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现场还可以领取小礼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的刘爷爷心想可以去听听。
免费听了几次所谓的“专家健康知识讲座”后,刘爷爷竟然被“洗脑”,无论家人怎么劝说,最终还是买了近万元冠以“免疫调节功能”的保健品。可当吃了一段时间感觉没啥效果时,想要退货却发现原来听讲座的地方已人去楼空。
同样,家住三合社区的蔡女士说,保健品成了他们家里的“累赘”、“是放错位置的垃圾”,因购买保健品这事与家婆引发了不少争执。
蔡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婆患有风湿、高血压等慢性病,过去,家婆早上习惯到公园锻炼身体,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家婆不再去运动了,而是跟着一帮大妈大爷去听各种“专家健康知识讲座”,前几个月 ,拿回了不少鸡蛋、面条、毛巾等物品,后来,是一些小瓶小罐的保健品。起初,他们不怎么上心,直到有一天,家里保健品累积成一堆堆“小山”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蔡女士说,经过家人长时间的劝阻后,她家婆不再去听讲座了,也没再购买保健品。可最近,却迷上了做理疗。了解得知,原来是某公司在东湖公园附近推广某理疗机械设备,然后免费对市民发放体验卡。
1月24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在该公司门店看到,几十名中老年人正在做理疗,工作人员一边讲解理疗机械设备对“老人病”的好处,一边传授相关健康知识。“不用花钱,每次半个小时。”家住东湖边的李大爷说,自从知道这里有个免费理疗后,他是天天来做。记者了解到,这些机械的价格可不低,在一万元至几万元不等。
针对老年人痴迷保健品现象、如何防范老年人上当受骗问题,记者1月25日来到港北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采访。执法人员覃祖籍告诉记者,多数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常见的慢性病,不法分子摸准老年人求医心切的心理,且识别能力差,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有些老年人心里清楚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理疗品并非如此“神奇”,可依然愿意参加并选择相信。其中原因,是老年人生活孤单,子女又忙,参加集体活动十分热闹,虽然一开始告诫自己不要掏钱,但随着陷阱越来越深,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掏了腰包。
“这些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多属辅助产品,不能代替药品用于治疗疾病。”覃祖籍说,销售人员往往是临时租赁场所,以长期提供免费体验或试用为诱饵,让老人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同时授课,讲座一般都是前阶段洗脑,后阶段卖产品,地点多选在隐蔽地方。所谓的保健品都有正规的手续,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但销售人员往往是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加大了执法人员收集证据的难度,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很难取证。
因此,预防老年人遭受骗局,相关部门提醒,要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老年人自身要时刻绷紧“安全弦”,世上既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免费午餐”,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更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莫让“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陆小洁张庆杰)1月25日,京东商城在南宁举办2018年京东全国超市消费调研广西站暨广西年货节媒体沟通会,拉开了2018年“京东百城行—广西站”活动帷幕。1月29日至2月4日,京东商城将开...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