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日芳)韦颜英的抽屉里放着一封信,一年多来却没有打开。这封信,有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韦颜英是覃塘三中的数学老师。去年6月26日,学校放暑假了,学生都已离校,平时热闹的校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韦颜英回家后坐下,喝点茶水。
突然有人来敲门。放假了,难道还有学生来问习题?韦颜英嘀咕着去开门,一看是个露着八颗牙的小伙子。他一直笑着没说话,看老师是否记得他。
韦颜英脑海中迅速闪出记忆中多个学生的名字。当她慢慢说出“李志——”两字时,小伙子感动地报出后面的“诚”字,说完夸老师记性好,可接着就像个孩子张开双臂走过去拥抱韦颜英,还“呜呜”地哭起来。
突如其来的哭声吓着了韦颜英:“有什么事,同老师慢慢说,慢慢说。”韦颜英抚着志诚的肩膀。一会,李志诚情绪渐渐平复,深情地说起了一件事。
多年前,他上初中的最后一个月,面临中考。有一天,他回家又来校后想交伙食费时发现钱不见了,顿时不知所措,上课走神。因为不能再回去问父亲要钱了,家里因哥哥治病,他丢失的这三百元钱,是父亲借来的,自己不敢再向父亲伸手了。怎么办呢?放学后,韦颜英老师发现他没去吃饭,脸色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说没有。后经韦颜英一再追问,他说出了实情。“那时,老师您拿出一张100元,三张50元,五张10元,给了我,告诉我最后这个月一定要安心复习,不要把这事告诉班主任和家人了。我今天回来,是还钱给老师的。”说完,李志诚从背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郑重地递给韦颜英。
韦颜英又被吓了一跳,有这事?她没接信封,努力回忆着,没什么印象啊。李志诚进而汇报说,他初中毕业后考上柳州一家高中,后来考上湖南大学,现在大学毕业了,自己也找到了工作,马上就可以去上班。上班前想回来看看老师。说到这里,他再次催促老师收下信封。
经李志诚这么一说,韦颜英依稀记起来了,但还是不肯收:“算了吧,钱不用还了,就当是老师奖励你的诚信吧。”李志诚说:“是老师那三百元钱,让我渡过一个难关,也是我实现梦想的一个支点,是我后来克服很多困难的力量源泉,我感动了七年。老师常教导我们要诚信,我借了钱,一定要还。这事老师怎么又糊涂起来了呢?您不收,我心不安的。”
看着学生虔诚的脸,为了他七年心中的诺言,韦颜英双手接过信。
“这封信,很薄,但他承载着一个学生厚厚的情义,装着一颗诚信的心,是我辛勤培育的桃李开出的美丽花朵,我一直没有打开它,就这样存好它吧。”韦颜英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荷城资讯本报贵港讯11月24日,贵港市覃塘区市政局驻杨志村第一书记邱承新,代表单位将一批价值1.5万元的新电脑、复印机、音响等送到覃塘镇杨志村。截至11月24日,覃塘区45个贫困村各驻村第一书记后...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