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智荣)今年以来,港北区坚持“1234”工作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2017年度预脱贫893户3885人中,“八有一超”达标878户3824人,达标率为98.43%;7个预摘帽村“十一有一低于”除村集体经济及贫困发生率外,其余指标均已达标。
“1”就是突出党建引领,压实脱贫责任。该区出台文件,将抓党建促脱贫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党建绩效目标考核和专项督查内容,压实党建促脱贫责任。
“2”就是夯实“基础设施、产业扶贫”两大基础,补齐脱贫短板。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区整合交通、水利等专项资金3765万元,实施村屯道路、水利等项目建设188个,对589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该区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建农业核心示范区为载体,对每户贫困户扶持5000元,对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的经营主体给予5~15万元奖补,着力打造“八个一”特色农业品牌,“一十百千万”等扶贫新模式得到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3”就是破解“村集体经济、易地移民搬迁、公共服务”三大难题,提升脱贫能力。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难题上,该区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机制,每个贫困村扶持50万元、流转300亩土地、建立一个100亩产业基地,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以自主经营、合作经营、资产收益等方式确保年收入2万元以上。在破解易地移民搬迁难题上,该区移民安置小区“老乡家园”项目已建306套、在建70套,累计搬迁入住70户390人,今年将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规划搬迁288户1246人安置任务,易地移民搬迁综合进度排名广西前列。实行“点对点帮扶”“跟踪帮扶”,安排搬迁户优先在园区、公益岗位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在破解公共服务难题上,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246人247.45万元,给予大病住院10~20万元的贫困户2~5万元救助,为每个贫困人口购买1份健康保险,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确保贫困户不因病、因灾、因学等返贫;在工业园区整合1000个岗位,对务工8个月以上的贫困户给予1000元交通补助;7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已提前实现“农金村办”全覆盖,满足了贫困户领取低保金等金融服务需求。
“4”就是强化“资金投入、数据管理、帮扶力量、监督考核”四个保障,巩固脱贫成效。该区强化资金投入,累计整合扶贫资金1.28亿元,发放小额贷款1.07亿元。同时,强化数据管理,建立“港北区脱贫攻坚信息系统”,精准动态管理扶贫数据,清洗数据21015条,新识别“应纳尽纳”1305人,认定返贫退出146人,剔除错评364人,完善“一户一册一卡”工作。此外,强化帮扶力量,坚持每月开展“扶贫周”活动,组织全区4837名干部与7881户贫困户结对子、企业与贫困村开展互动,增强帮扶实效。该区还强化监督考核,严格手机APP扫码考勤日常监督,实行干部年度考核、绩效奖励与扶贫任务“三挂钩”,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成绩真实可靠。
新闻推荐
覃塘讯“老赖”黄某借钱不还,还撒泼。11月1日上午,覃塘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直接将黄某制服,拘留15日。2013年至2014年期间,该院先后受理了黄某辉、李某、覃某等人申请执行黄某民间借贷纠...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