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乐于著书的百岁寿星覃居光

来源:贵港日报 2017-11-05 11:45   https://www.yybnet.net/

县级贵港市人民政府授予覃居光“教师世家”牌匾。覃居光、张雪芳金婚照。覃居光编撰《月满中华》。文/图曾池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生活环境越来越得到改善,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了。特别是我们中国,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七八十岁的人随处可见。就此而论,以往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显得不够现实了。还有就是,现代人不但寿命在延长,而且劳动能力也在增强,七八十岁了还洗衣种菜,读书写文章,出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现象。笔者这里要说的便是乐于著书的百岁寿星覃居光老师。

覃居光,男,生于1917年,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人,今年已整整100周岁了。他早年毕业于广西大学,解放后即参加工作,先后在贵县初中、桂平一中、浔州高中、庆丰高中和贵县高中任教,教龄近半个世纪。覃老一生治学严谨、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生活极富情趣。在漫长的从教生涯中,除担任化学教学工作外,还教过语文、地理和历史,任劳任怨,从来不计报酬,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更由于他家四代教书,1993年曾荣获县级贵港市人民政府授予“教师世家”大红牌匾。退休后,覃老又被推选为市退休教师协会首任秘书长,还踊跃报名到市老年大学摄影班、诗词班学习,是老年大学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之一,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从未好好歇息过的一位“跨世纪老人”。

作为教师,覃老一生除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之中外,更有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那就是乐于著书立说。尤其在退休后,年纪虽然越来越大了,但他仍然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创作,近20年来先后出版了《春华秋实》《九十抒怀》《漫漫人生路》等多本著作。今年,在他百岁寿辰之际(中秋节前夕),又推出了一本《月满中华》的月文化专著。该书以长达10多万字的篇幅,有代表性地收集我国历代众多文人墨客和他本人描写月亮的名篇佳句,其跨越年代之久远,涉及作者之众多,解读剖析之独到,是较为罕见的。比如为该书作序,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也是覃老学生的钟海青教授就这样赞叹道:“堪称一部既能给人增加知识,又有利于查阅,既可以阅读欣赏,又可馈赠收藏的月文化专著。”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笔者与覃老的认识和交往,也与书有关,是书所结的缘。那是20世纪90年代末,市老年大学开办不久,当时覃老已是八十开外的人了。笔者应聘到老年大学任摄影班教师上第一节课时,便接到覃老送来的《春华秋实》一书。后来他每出一本著作,都如数带到班里赠送给每一位学员,这肯定也少不了老师的份了。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个学摄影的老同志,干吗如此热衷于著书呢?而且出了一本又一本。后来才了解到,他曾在高中教过语文,加之如今又在学校诗词班里学习写作,所以热爱著书立说也就不奇怪了。记得“文革”前,笔者从樟木中学下放到覃塘区小学,其时覃老的夫人张雪芳老师在根竹小学,大家同属一个学区,开会、集中学习,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多,得知她原籍桂平,爱人是贵县人,庆丰高中老师,原来他俩是覃老在浔州高中教书时认识的。“文革”后,张老师调到城区兴隆小学,直至覃老退休才结束夫妇两地分居的生活。记得有一年,“老大”摄影班到南宁参加民歌节采风活动的集体照,还有覃老与他学生聚会的照片,笔者就是送到兴隆小学给他的。其时目睹夫妻俩蜗居于看起来不足20平方米的校门旁二层的阁楼间,心里顿时有点寒酸之感,可转而一想,覃老的书竟是在如此环境中写出来的,便又觉得惊奇了。好在他俩终能住在一起,可以共同切磋了。更有利的是,兴隆小学路口左侧便是新华书店,覃老写书期间常到那里翻阅资料。因腿脚不便,他常常带个小凳子走一段路又小坐一下,接着还要爬上二楼,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如此一个爱书如命的小老头,当时成了店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曾吸引众多人的关注,更感动了店里的服务员,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特许借书给他带回家里使用。据他儿子覃佳同志说:“单是编撰《月满中华》这本书,前后就磨了5年时间,不晓得老头子掉了多少脚毛在书店里哩!”

贵港市教育界前段时间离世的百岁寿星、原师范学校校长廖琼堂,同覃居光老师也有相同的爱好与追求,在卧病长达10多年时间里,一直坚持看书读报,从未间断,并在膝盖上架着木板,每天写诗一首。然而,限于经济条件,其大量作品无法出版,只好由儿子、女儿和女婿拿到个体文印室打印,结集装订,共计10多册,赠送给亲友。覃老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常坐轮椅到东湖城廖校长家求教。两位百岁老者在病榻和轮椅上促膝谈心,进行创作交流。

就这样,覃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磨”出了《月满中华》这本书,他的其它几本著作也是这样“磨”出来的。当笔者接过覃老赠送的书时,总是会认真地掂量,这书的分量究竟有多重,饱含着这位老人多少的心血,耗费了他多少个日日夜夜。比如《春华秋实》收集的全部是他和学生们写的诗作,有不少还是应和对答式的,而《九十抒怀》与《漫漫人生路》则是汇集他退休后所写的诗词与文章,究竟用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大的精力,实在是难以想象。

覃居光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大半生都没有离开过讲坛,除潜心于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外,更有乐于著书立说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有人曾好心劝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子孙满堂,又领那么丰厚的退休金,何必如此卖力,那么辛苦呢?还是好好休息,享个‘晚年福\’吧!”然而覃老却说:“动笔写东西,已成了我改变不了的习惯,要是停下来不写,反倒不好受。是的,自己吃穿不愁,又不爱玩牌打麻将。静心时,总觉得记忆中的很多往事和感慨,应该写下来留给后人,这还是挺有意义的。如今,虽已百岁了,自我感觉身体还可以,待真到动弹不了时,想写也写不出来,那就后悔莫及了。正如我在开篇辞所说的,《月满中华》从构思到找资料直至正式动笔,几乎浸透在我的大半生之中,如果不成书,可有点死不暝目了!”

听了覃老这一席话,不由得令笔者想起,此前《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3岁的退休数学教授潘鼎坤在双休日自费办讲座,为青年学生讲授古诗词、对联的写作知识的视频在微博、朋友圈被争先转发,引起热议。当记者向潘老教授提问:“干吗要自找辛苦呢?”这位耄耋之年的教授如此回答:“我自己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每月还领着国家不菲的退休金,不对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到时一把火烧掉了,感到挺可惜的。”

真巧,这两位老者所说的话,如此相似,真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闻推荐

本周网络问政热点汇总

贵港市网络问政平台工作组根据一周来广大网友反映的问题,集中推出话题整合信息。本期热点话题有学校、医院、城区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分别进行了答复。1.网友问:目前港南城区公立小学只...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乐于著书的百岁寿星覃居光)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