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港讯 (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周金有)9月10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长安村公共服务中心,几名村民坐在农家书屋看书看报。村民胡育正说,这里养鸡、养猪、种蔬菜的书都有,有空就来看一看,在家门口就可学知识、学技术。“晚上还可到篮球场打打球,在舞台上跳跳舞,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今年来,港北区积极谋划文化扶贫文章,着力在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活动、文化产业扶贫等扶智扶志方面精耕细作,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进一步提振他们的“精气神”,让他们脑袋和口袋都“富”起来。
长安村是港北区今年脱贫摘帽村。为让贫困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该区加大对贫困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公共服务中心,丰富农家书屋藏书,不断满足贫困群众对知识、技术、文化的基本需求。目前该区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0个,有综合楼、球场、舞台等配套设施;建成农家书屋118家,藏书将近20万册;还组织文艺志愿者到贫困村开展文艺汇演。
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港北区充分利用经济能力强的乡贤发展产业,加强“一乡镇一品”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中里乡乡贤韦军民,在外创业成功后回乡建起方尚贤文化有限公司,建设毛竹产业园,首批毛竹种植面积1500亩,辐射中里乡23个村,扶持当地群众发展毛竹种植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就业、金融扶持、教育培训、科学种植加示范引领等,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路子。韦军民说,公司指导贫困户种植毛竹,公司回收毛竹产品,让贫困户无后顾之忧;同时招收贫困群众制作艺术宫灯。村民黄娇兰说:“工厂离家近,可以把工作带回家,照顾家人和小孩也方便,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大圩镇新建村26名乡贤抱团建设石坑樱花生态园,引导村民种植樱花,带动当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已种植150亩、4个品种共2000多棵樱花树,正在修建景观道路、水上舞台、垂钓游乐园等配套设施,一幅原生态的山水田园画卷初具雏形。乡贤吴长敬说,樱花生态园建成后,人气旺了,村民办农家乐、开商店等,很多走上产业脱贫之路。乡贤热心公益、反哺家乡让港北区贫困群众脑袋、口袋同“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海兰)自9月1日起,贵港市调整全市巡游出租汽车营运价格。为确保全市客运出租车计价器计量准确,市计量测试所组织力量,对全市3家出租车运营公司的277辆出租车计价器进行校准,同时对...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