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盆漆绘上的汉族服饰。
留仙裙。
翔鹭纹铜鼓上穿着原始服饰的百越民族。
贵港蓝衣壮群众用古法染布做成的背带。
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纺轮。本报记者 张智荣
贵港汉墓出土的器物上,有很多人物图像,也有很多古人的生活用具,这些人物的服饰和生活用具,向我们展示了贵港古代的纺织成就和日常生活细节。
贵港这块土地上,最早生活着百越民族当中的骆越、西瓯族。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大量汉族士兵、平民迁居贵港,与这里原有的民族逐渐融合,其衣着、生活习惯也逐步发生着变化。我们从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翔鹭纹铜鼓可以看到身着原始服饰的百越民族,也可以从铜盆、提梁铜筒的漆绘上,看到身着宽袍大袖服饰的汉族民众。
贵港出土的古代墓葬,以汉代为多,罗泊湾一号墓、二号墓,风流岭大墓,都是汉代的古墓。罗泊湾汉墓随葬的纺织品很多,主要是丝织物和麻织物。出土用于纺织的陶纺轮,以及翘刀、纬刀、调综棍、纺锤棒、绕线棒、绕线板、卷经板等一批纺织工具,殉葬坑里的女性死者脚上还穿着麻制鞋袜。墓中《从器志》记载,墓中陪葬物有衣袍五十领(袍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即五十件长袄)、缯(古代对丝织物的总称)六十三匹、绪衣(即麻布做的衣服)一笥、线绪(成束的麻线)二十斤、丝二斤。这些都证明了贵港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纺织机,使用蚕丝、麻做衣物的原料。麻织品都是平纹组织,其中粗麻用于鞋、袜,细麻用于衣物。
从款式看,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从材料上看,包括贵港在内,广西各民族广泛应用各种可供纺织的原料,主要有麻、葛、蕉、竹、古终藤、勾芒木、吉贝(棉花)、桄榔须、蚕丝等十种,展现出纺织原料的多采性和广采性。其中较早使用的是麻类。早在战国时,广西先民们已用麻纤维织成麻布。汉代,广西先进地区已纺织出十分精细的大麻、苎麻布,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随葬了大量麻布,还出土大麻种籽,说明当时广西地区已种植大麻来纺织了。北宋时,广西产麻布曾居全国第三位(《宋会要稿·食货六四》),可见麻类是广西古代人们主要利用的纺织原料。而棉布使用的也较早,早在三国时,广西等地已利用棉花纺纱织布。(三国)万震《南州异物志》记载:“五色斑布以(似)丝布,古(吉)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毳,中有核如珠珂,细过丝绵。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而不绩,在意小抽,相牵引无断绝。”从描述看,吉贝即为棉花。
从纺织技术看,广西地区的纺织技术萌芽甚早。桂林庙岩、甑皮岩遗址都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前的绳纹陶片,陶片上的拍印绳纹反映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的先民们至少已用搓捻接续法纺纱造线了。广西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多发现有陶纺轮。陶纺轮插上竹木杆即为纺缚。纺缚是现代纺锭的鼻祖,说明至迟这时,广西地区的先民们已拥有纺纱工具,有了纺纱技术。用纺缚纺出纱线,说明他们已懂得利用和现代纺锭工作原理一致的重力牵伸和旋转力偶加捻的科学原理来捻线纺纱。其中平南石脚山等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纺轮已有大小、类型之别,可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量的纱线,然这时已有织布技术。战国时,广西地区当有了织机,起码是原始的织机——踞织机,说明广西地区的先民们至迟这时已进入了简单的机械织布阶段。
秦汉时期以来,岭北、中原地区先进的纺织技术不断输入广西促进了本地区纺织技术的发展。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随葬大量的丝麻织品和被认为是斜织机一类的梭、翘刀、纬刀、卷布轴、提综杆、引经杆等纺织构件,反映了广西地区至迟西汉时已有较为先进的织布机。有这种先进的织机,一下子提升了广西地区的纺织技术。
纺织品方面,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先民已经能纺织出轻柔、细密的麻布。罗泊湾一号汉墓发掘资料表明,早在西汉时,广西先进地区已织出精美的黑地橘红回纹锦和支数在200S/1以上的高精细麻织品。在先进的汉族纺织技术影响下,广西各地的纺织技术不断得到提高。从汉代到清代纺织出众多有名的精美纺织品,而且多为贡品,主要有杂香细葛、籍细布、兰干细布、筒细布、束子、白炎、五色斑布、蕉布、竹疏布、壮锦、侗锦、苗锦等品种。
在染色技术方面,广西地区的人们在古代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汉代,广西先进地区已有成就的染色技术和经验。至迟到宋代,广西少数民族大都拥有相当出色的染布法。(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门》载“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融)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贵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断丰富,出土器物反映出贵港古人的生活已经从满足简单的日常需求,向注重生活品质发展。贵港的古墓出土大量铜镜、玛瑙珠、玉器、装首饰和饰品的漆奁,说明古人注重仪容仪表,使用镜子、梳子进行梳妆打扮,身上使用大量装饰品。此外,用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熏炉也开始使用,说明古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
新闻推荐
覃塘讯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不但猪苗存活率月提高1个百分点,还可消除粪便的臭气。这是笔者近日在位于覃塘区五里镇的贵港市恒丰养殖场见到的生态养殖新鲜事。在恒丰养殖场,笔者发现,这里...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