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桂平新闻 > 正文

杨伟:从大学生到农机“CEO”

来源:贵港日报 2017-11-24 10: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黄楚程

2011年,杨伟放弃了在城里做白领的机会,选择了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2014年,他凭借学识和才能被选上村党支部书记。短短几年时间,他的身份不断转换着,从学生到农民、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再到村党支部书记,不变的,是他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的心。六年的创业之路,让他从大学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农机“CEO”。

最近,记者在桂平市石龙镇为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见到了杨伟。正逢农忙时节,他忙得脚不停步,早上到市里参加农业局的会议,中午马上要回来处理日常事务:秋收的农机安排,烘干订单的对接……每一项都需要他来统筹。

2011年,杨伟毕业于武汉大学建筑专业,在父亲再三要求下,他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回到家乡创业。在担任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后,杨伟将合作社更名为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108人、各种农机设备400台(套),入股资金500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超过6万元。服务项目包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和稻谷烘干、加工、购销、贮运等“一条龙”服务。合作社水稻生产耕种机械作业量由2011年的6500多亩增至2016年的35000多亩。在合作社引领下,永和村农民机耕作业率达100%,机插和机收作业率达95%以上,成为桂平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最高的行政村之一,并不断辐射周边乡村,成为万亩水稻机插连片示范基地。该合作社连续多年荣获自治区“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称号。

2014年,杨伟凭借学识和才能被选上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引进日烘干稻谷120吨、年加工大米1万吨的先进生产线各一条,建起了每年可提供机插秧苗16000多亩的育秧工厂。通过产业创新,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上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一名实干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如今,他又尝试着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打造稻香新村农业休闲示范园。

“我家祖孙三代都是农民,从小就生长在农村,对农业多多少少有着一份热诚,对这个职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了解,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了。下一步,我们希望在农家旅游观光上再下功夫。”杨伟对记者说,下一步就是想结合整个示范园区的推进,把整个示范区水稻种植、农机服务提升一个档次。2016年,农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土地是300元一亩,去年以及今年创建农业生态园区,土地流转资金已经从去年的每亩300元提升到700元至1000元,甚至更高,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示范带动效益。农民流转土地的收益,还有示范园区的果蔬,去年的种植价格和今年的价格也是翻一番,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蒙圩镇棉宠村成为经济“强村”

本报讯(记者安伏岭)据市农业部门统计,在贵港市1132个行政村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仅占3.71%,而桂平市蒙圩镇棉宠村依靠出租土地、厂房和兴办实体经济的形式,创造了集体经...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伟:从大学生到农机“CEO”)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