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李宁琳
在很多次寻找中,我们都发现有的寻找者和被寻找者不仅在同一座城市,甚至在同一条街道同住了很多年,却浑然不知自己日夜思念的人就在身边不远处。
寻找,寻的不仅是一份情感,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和希望。
或许,你们都近在咫尺。
寻找遗落柳州的
血缘之亲
寻找人:陆秀劲,33岁
被寻找人:太爷爷陆良解的后人们
身处城市:柳州
寻找心愿:因为同一种血缘,所以成为亲人,希望亲人们不再离散,不再承受分离之痛。
寻找故事——
我想要寻找的陆良解是我的太爷爷,1931年,太爷爷因为家族历史原因离家出走,这一走就是大半个世纪,音讯全无,至今没有回家。
太爷爷原来是广西贵县(现贵港市)石龙街阮寺村古达屯第十队的村民,十几岁时在石龙街暖和小学帮忙煮饭,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比较好的工作了。
结婚成家后,太爷爷和太奶奶很快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然而,幸福的生活随着太爷爷的出走便从此改变了。
听家里人说,太爷爷离家出走的时候,我的爷爷才9个月大,此外,太爷爷还有一个10岁左右的弟弟,名叫陆良宾。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爷爷也渐渐长大,但太爷爷始终没有音讯,于是爷爷和太爷爷的弟弟走上了寻找太爷爷的道路,但无论怎么寻找,都毫无音讯。
家人无比担心,也时常猜测,太爷爷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有了其他的家庭。1997年,一个认识的老乡给我们报信说,在柳州见过太爷爷一面。但是,柳州人海茫茫,我们想去柳州寻找太爷爷,却无从找起。
太爷爷,我是您的曾孙子陆秀劲,您离开我们已经86年了,不管您现在还在不在人世,也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其它后人,但是我们仍旧想告诉您,您的儿媳妇、孙子、曾孙子都十分想念您,也很想与您在柳州的其他血缘至亲取得联系,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我们今后不用再骨肉分离,大家族的团圆是我们一家的心愿。
寻找父亲的其他亲人
寻找者:郑桂珍
被寻找人:生父朱永寿的后人
寻找发生地:柳州
寻找心愿:一个人的漂泊,很辛苦很辛酸,很想找到其他的兄弟姐妹和亲人,让我的心不再孤单。
寻找故事——
我本名朱苦妹,是父亲朱永寿再婚后的女儿,后来父母离异,我随母亲改嫁,便改了原来的名字。
生父朱永寿祖籍广西桂平,于1982年由鹧鸪江大队迁至跃进路原针织厂附近的私人房,属于紫薇社区管辖,2001年3月父亲因病去世。如今,母亲也病逝,在这座城市中,我失去了生命中的至亲,有时,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孤单。
听朋友说,人的情感分为很多种,爱情、亲情和友情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失的情感,而我感觉孤单正是因为亲情的缺失。
在这样的情感中,我特别想找到在柳州的其他兄弟姐妹,他们是父亲朱永寿第一段婚姻的孩子,听母亲说,他们是我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小哥哥叫朱卫民,成家后生了一个女儿,据说现在已经迁居南宁,其他的兄弟姐妹不知道名字,但我相信他们也知道我的存在,却一直没有机会相认。
我很想对他们说,哥哥姐姐们,我很想与你们相认,虽然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但也是有血缘之亲的亲人,很想与亲人在一起,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被***咨询热线开通
上周的寻找故事中,韦春燕成功寻找到广西柳州卫生学校社医94-2班的失联同学何贵芬。看到寻找自己的信息后,何贵芬第一时间打进寻找热线,激动地说,失联了那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找到学校的老同学,特别感谢《寻找》,让她回到了青春时代!
在最近连续刊登的寻找***的故事后,这些寻找故事在柳州民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这样的寻找困难重重,辨认身份也有一定的技术困难,而且并非所有的***都愿与亲生父母相认,但依然有一些被送养的孩子打进寻找热线倾诉自己作为被***的心声。
于1985年被送养的孩子小宋说,无论亲生父母当年因为什么迫不得已的理由将自己送养他人,如今相认都还需要一些时间。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与亲生父母相认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但对于被送养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心理上,还有不少心理隔阂需要跨越,如要谅解父母当年的迫不得已、要接受自己被送养的事实等,这些事情都是急不来的。
对此,《寻找》栏目决定开通被***的咨询热线,如果你是被送养的孩子,可以拨打我们的寻找热线,任何时候我们都愿意听你的倾诉,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的专家对这些被***进行心理及其他方面的援助,希望能帮助所有人实现寻找心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静华10年时间,桂平市社坡镇禄全村从无村屯硬化道路、无文化活动场所、无村两委规范办公场所的“三无”村庄建设成了屯屯通水泥路、主干路路灯全覆盖、办公及文化活动场所日...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