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恒敏
9月12日,记者在桂平市采访时,站在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里,放眼向南木镇金龙村田梯岭望去,只见山峦起伏,一片片森林郁郁葱葱,绿浪随风摇曳,让人心旷神怡。这是桂平市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带来的喜人景象。
2002年以来,桂平市借助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调整林业结构,大力推进以龙头企业发展经营造林和林场工业为突破口,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经济惠民。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桂平市坚持适地造林原则,实行统一规划,依托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速生丰产林、农业生态能源、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积极推广以尾叶桉为主的良种壮苗,在石龙镇、西山镇、紫荆镇、西山风景区、大平山保护区、金田林场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项目;在白沙镇、厚禄乡等乡镇实施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实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及造封结合,治理率达100%。
2002年以来,桂平市累计完成造林65.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44.22%提高到2011年的46.93%。活立木蓄量由2001年的564万立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680万立方米,增长20.6%。
林业经济方兴未艾桂平市紧紧围绕以项目带动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引进和培植骨干林业企业,促使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2.59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65亿元。
一是以速丰林基地建设为主的第一产业快速推进。该市累计营造速丰林近50万亩,林木蓄积量近350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商品材245多万立方米,为林产加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旋切单板、胶合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迅猛发展。截至去年底,桂平市林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77家,比“十五”期末的220家增加57家。
三是以花卉、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繁育利用等新兴产业推动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近年来,桂平市投入1720多万元,完善了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道路、景区景点等设施,全力打造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古迹游、大藤峡山水风光游、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游和白石洞天道教胜地等精品旅游线路,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桂平市以农园生态公司为龙头的花卉基地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该市花卉种植面积600多亩,年产值达730万元以上。
四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桂平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养业,在林下种植沙姜、花卉、八角、竹笋、香菇和养鸡、养鸭、养牛等,并大力发展林下产品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资源保护不断加强桂平市强化林业管护,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凭证采伐制度,控制森林资源不合理消耗。针对木材经营(加工)厂过多过滥的状况,该市对森林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坚决取缔或减少规模小、年加工量达不到要求的木材加工企业,重点扶持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同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
该市不断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审核报批征占用林地项目,严格查处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同时,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为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