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恒敏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9月12日,记者来到桂平市下湾镇,沿着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村道,驱车不到10分钟,就从玉贵二级路来到下湾镇甘井村了。村里各屯栽种的荔枝树郁郁葱葱,一条条水泥路在荔枝树下逶迤延伸入各家各户,一辆辆摩托车和农用车穿梭其中。这是下湾镇学用政策破解修路难题,打一场村道建设翻身仗带来的成果。今年,下湾镇投入2600万元修建19条农村公路,总里程68公里,覆盖全镇80%村庄。该镇农民出行“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将成为历史。学用政策破解修路难题
下湾镇位于桂平市南部,是桂平市偏远的乡镇。一年前下湾镇交通状况让人难以相信,全镇14个村,7万多人口,但只有双福村至玉贵二级路一条水泥路可以在雨天通行,其他13个村交通干道均没有硬化,且毁损严重,路上都是深洼,屯道更是泥泞不堪。6万多名群众出行于“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环境里,群众生产、生活苦不堪言。
道路交通落后严重制约了全镇的经济发展。“由于道路难行,农民种的荔枝、龙眼、木薯、稻谷等,即使比别的地方便宜,也少人来要。万一遇上雨天,荔枝、龙眼、木薯运不出去,不少烂在地上,一年的希望就打水漂,农民欲哭无泪。”说起往事,甘井村党支部书记黄超凡心疼不已。
去年5月份,下湾镇党委换届后,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为契机,学足学透政策,紧紧抓住实施《广西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规划》、广西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有关农村修路政策,想方设法改变农村交通落后的面貌。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克服困难,打一场村道建设的翻身仗,把全镇农村公路路网建起来。”下湾镇党委书记邓森文掷地有声地说。书记的决心鼓舞了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大家开始奔跑于各村各屯,深入调研,召开村民代表会,听取群众心声。群众听说祖祖辈辈盼望修的路终于要修了,无不拍手称快。多方募集配套资金
“晚做不如早做,早一天修路,群众就早一天受益”。邓森文说。
由于项目申报需要配套资金,为了尽快募集配套资金,镇党委政府班子又一次深入村屯,向群众宣传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与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路。经过“四议两公开”,最终确定了有97%的村民同意的捐款方式。村民踊跃捐款,至2011年12月,村民捐款达到了250万元。
250万元,离所需配套资金还有一定差距。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委会组织人员到广东、南宁等地发动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乡亲捐资建路,为家乡公路建设慷慨解囊。2011年11月26日,下湾镇旅邕乡亲联谊会在南宁举行。在动员演讲中,邓森文说到家乡的交通落后严重制约乡亲生产生活,村中两个小孩食物中毒,因为道路难行没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如花般的生命结束了;村民的农副产品因为拉不出去卖有些变坏发霉了……邓森文说着说着,泪水不禁落了下来。镇党委书记发自肺腑之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乡亲,经济能人卢祖业当场就捐出了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捐款热潮一浪高于一浪,当晚共募集得修路款35万元。
2011年12月3日和今年4月28日,工作组分别到广东省中山市和桂平城区发动下湾镇乡亲捐款,分别募集得修路资金30万元和25万元。其中,福高村籍老板梁千红和众顺页岩红砖厂分别捐款10万元;新庄村覃伯新捐款6万元;上塘村覃深才、覃汉华、秦汉业捐款3万元;贝团村梁海仁、梁国志、梁国飞捐款26888元。
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募集到了,镇领导班子又忙开了。书记邓森文和镇长黄汉锦多次到桂平市交通运输局、贵港市交通运输局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详细征求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积极争取公路建
设项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今年4月份,该镇落实了邓明十字铺至秀南10.8公里和福高养护站至新庄村委会9.7公里两条公路建设项目,共投资800万元。邓明十字铺至秀南圩公路项目于当月开工建设,隆隆的推土机轰鸣着,打响了下湾镇村道建设翻身仗的第一炮。
随后,镇领导班子继续争取到了下湾至社步、下湾至大洋周实、砂场路口至贝团村、下湾镇子孙塘至禄续塘等17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总长47.5公里,共投资1800万元。
目前,所有项目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邓明十字铺至秀南公路已于9月10日建成通车。2007年就买了小轿车的甘井村副主任曹钦奎动情地说:“道路没修好前,遇到下雨天,小车开到半路开不回来,只能停在路上,走路回家。雨季基本是把车停在家里,有车跟没车一样。现在好了,盼了几十年的路修好了,无论什么天气都能开车出门。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