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产业园绿色家居建设项目(一期)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设计规模8000m3/d,建设内容包括格栅及调节池、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综合处理池、事故池...
2022-04-14 08:04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陆宏夏蒙钊钧)4月10日,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富岭村党委书记、田长陆运山每周抽时间到田间地头转一圈,看看村内耕地有无抛荒、非法...
2022-04-14 07:24本报贵港讯3月30日,贵港市覃塘区凤凰林场,农民搬运泥土、撒泥播种、覆盖薄膜,建设穿心莲育苗基地,热火朝天。贵港市百草园穿心莲产销合作社总经理李延玉介绍,50亩...
2022-04-14 07:19本报贵港讯今年以来,贵港市港北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活动开展、拓宽信息渠道、抓好队伍建设、注重项目落...
2022-04-14 07:15本报贵港讯4月11日,贵港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点火仪式在新塘产业园举行,标志着贵港市港南区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第一期)一号锅炉进入试运行阶段。贵港生...
2022-04-14 07:08滨江产业园绿色家居建设项目(一期)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设计规模8000m3/d,建设内容包括格栅及调节池、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综合处理池、事故池...
2022-04-13 07:28项目各施工队、供应商:由我公司承建的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互合村土地整治项目现已完工,于2016年12月通过交工验收,目前进入尾款支付阶段,请参建该项目的所有劳务...
2022-04-09 07:31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闫芬丽)山歌唱响壮家美,魅力荷城壮韵浓。4月3日上午,2022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暨贵港市三月三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在贵港市园博园...
2022-04-05 08:19本报记者赵超通讯员丁爱民他精研园艺技艺,全冠乔木种植独有建树;他精心巧思,绿篱修剪别具匠心。从业13年来,贵港市园林管理处绿化机械作业大队副大队长谭新伟,坚...
2022-04-05 06:51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踏平了山路唱山歌,撒开了鱼网唱渔歌,唱起那牧歌牛羊多,多过了天上的群星座座……”4月3日上午9时许,贵港园博园春光明媚、春风拂面,在旋...
2022-04-04 07:15本报桂平讯4月9日,位于桂平市闽桂木业生态产业城的晟腾木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冷压、过红、热压、切割、涂料……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技术员在对试产的设备...
2022-04-14 07:0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规定,现将广西腾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如下:一、建设地址:桂平市油麻镇谢余村...
2022-04-01 07: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规定,现将广西腾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如下:一、建设地址:桂平市油麻镇谢余村...
2022-03-31 07:17本报桂平讯“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包伙食,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3月17日,在桂平市石龙镇老乡家园社区楼下的奥帆服饰公司生产车间里,村民陈珍定和50多名工人...
2022-03-23 07:24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李园园春分时节,春风拂面。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的正能量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工厂里,工人“流水线”作业,每小时制作800盘秧盘,可供大约40...
2022-03-23 07:17石龙镇新村村高标农田。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叶静静熊耀章文/图仲春时节,万物葱茏。3月9日,桂平市南木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青翠欲滴的秧苗随着插秧机的前行,一...
2022-03-16 10:12本报记者唐正芳打包成捆的稻草经过机器加工处理后,身价由每吨400元增加到900元,远销云贵川渝等地,成为牛群的最佳饲料。3月8日,在2022年广西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
2022-03-16 10:01志愿者在行动南国早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吕欣)阳春三月学雷锋,最美不过志愿红。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个“广西志愿者日”到来之际,3月5日上午9时许,在《...
2022-03-07 11:04两会圆桌本报记者王春楠龚文颖人口问题可谓“国之大者”,生儿育女事关千家万户和谐幸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
2022-03-07 10:49桂平市宏信船厂造船基地。桂平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营区航拍。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县(市、区)实践篇新征程新作为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
2022-03-04 23:50南国早报记者闫芬丽通讯员莫舒华陆宏夏夏未至,小龙虾已抢鲜上市。这款从夜宵界出圈的网红美食,逐渐“爬”上家庭餐桌,甚至与旅游产业融合,助推农民增收、乡村振...
2022-04-16 08:26本报南宁讯(记者/余锋)4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广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已从编制阶段转入落地应用阶段。“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
2022-04-16 07:11????消费者在华润万家广西特产专区选购商品■本报记者韦薇/文宋延康/图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柠檬鸭、玉林牛巴、马山黑山羊……“壮家特产”在2022南宁...
2022-04-15 17:51本报平南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李敏超)截至3月底,平南县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998万户,同比增18%。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2642户,同比增19%。这得益于去年以来平...
2022-04-14 07:22本报记者王春楠“建议在防疫政策上,加快实现全区‘一盘棋\’,更多关注和顺应本土企业生存和发展需求,统一步调,共抗疫情,恢复生产。”4月12日,在自治区政协2022年...
2022-04-14 07:12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通讯员莫舒华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近年来,平南县聚焦“东融”战略,抢抓东部产业转移...
2022-04-12 08:10本报记者奚振海通讯员程奇“群众追求美丽,我们负责安全!”自治区药监局全心全力抓好查办化妆品案件、专项整治、监督抽检、科普宣传和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5年未...
2022-04-03 06:51本报平南讯近年来,平南县组织协调财政、发改、农业农村部门落实强农惠农财政补贴政策,及时做好稻谷补贴和粮食收购计划、推动资金安排及拨付、加强资金使用管...
2022-03-31 07:03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赵劲松)3月29日上午,细雨霏霏。值此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2022年广西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分别在南宁、桂林举行,致敬捐献者及其亲属...
2022-03-30 08:04南国早报记者兰敏见习记者尹世斌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择业观。在就业的十字路口,00后的选择开始变得个性且多元,不再单纯追求所谓稳定的“铁饭碗”。记者调...
2022-03-28 07:56